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清朝對台灣的態度

  1. 自台灣納入福建省後,台灣成為中國的領土。 然而,並不是以建設台灣為目的治理,而是為了防台而治台。康熙接收台灣的目的是不讓漢人能在台灣再建立反清的根據地。就憑著這點,台灣的性別比例失衡,羅漢腳多,社會暴戾之氣重,械鬥民變頻傳。而械鬥的發生有幾個原因:1.早期移民多依籍貫聚居,因爭奪田地、水源等利益衝突爆發械鬥。 2.行政區不足,加上吏治不良,來台的班兵也多造成或介入紛亂,使民間習以私鬥了斷。3.祖籍、姓氏、職業別而發生爭鬥。在械鬥的處理方面,除非是演變為大規模的民變,否則來台官員為了怕械鬥情形惡化,多不願處理,可見朝廷不懂得思考如何解決,更不想介入他們的鬥爭,反而讓他們打完解決完就算了。
  2. 在風災及水災的處理上,朝廷傾向在災害發生後進行救災,恢復原有樣貌,並非做更完善的建設預防下次的災害,讓損失減少。而他們進行救災的目的,是因為對大陸最有影響的農產品因而停止運輸,基於這點,朝廷提撥糧餉或錢給災民,免得他們因不信任政府而不願繼續耕農,導致沒能力賦稅。為了防止朝廷損失農產品的輸入以及稅收,不得不積極救災,盡快恢復。
  3. 清朝對台灣疾病的解決,可說是幾乎沒有幫助,反而會害怕台灣易染瘧疾而止步。反倒是日治時期,雖說是避免自己日本人因疾病死亡,而積極建設台灣的衛生建設,改善台灣衛生環境,但此舉也間接地讓台灣人受惠,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
  4. 總結、1860年代後,社會相對前期逐漸安定,原鄉意識淡,移民社會變為定居社會。可以看出清廷對台灣的社會治理,可說是用時間沖淡一切,但實質上真的算消極嗎?為防台而治台,的確是康熙對台政策的描述,但是能夠來台灣的人,是需要政府核可的照單,也就是以來台開墾為目的才能前來,既然來的多是青壯男子,便間接的讓台灣的開墾更有效率。或許是經濟價值如此實質的影響,才足以撼動朝廷來關注,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以經濟及戰略價值文明的,但就清朝盛世而言,經濟價值的利益,絕對是朝廷治理台灣的最大原因。

1 則留言:

  1. 黃同學您好:
    您於第四部份寫到"可以看出清廷對台灣的社會治理,可說是用時間沖淡一切,但實質上真的算消極嗎?"。可我未於前三部分看出您對這個問題的立場,請問您是否準備回答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您的答案又是什麼?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