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台灣納入福建省後,台灣成為中國的領土。 然而,並不是以建設台灣為目的治理,而是為了防台而治台。康熙接收台灣的目的是不讓漢人能在台灣再建立反清的根據地。就憑著這點,台灣的性別比例失衡,羅漢腳多,社會暴戾之氣重,械鬥民變頻傳。而械鬥的發生有幾個原因:1.早期移民多依籍貫聚居,因爭奪田地、水源等利益衝突爆發械鬥。 2.行政區不足,加上吏治不良,來台的班兵也多造成或介入紛亂,使民間習以私鬥了斷。3.祖籍、姓氏、職業別而發生爭鬥。在械鬥的處理方面,除非是演變為大規模的民變,否則來台官員為了怕械鬥情形惡化,多不願處理,可見朝廷不懂得思考如何解決,更不想介入他們的鬥爭,反而讓他們打完解決完就算了。
- 在風災及水災的處理上,朝廷傾向在災害發生後進行救災,恢復原有樣貌,並非做更完善的建設預防下次的災害,讓損失減少。而他們進行救災的目的,是因為對大陸最有影響的農產品因而停止運輸,基於這點,朝廷提撥糧餉或錢給災民,免得他們因不信任政府而不願繼續耕農,導致沒能力賦稅。為了防止朝廷損失農產品的輸入以及稅收,不得不積極救災,盡快恢復。
- 清朝對台灣疾病的解決,可說是幾乎沒有幫助,反而會害怕台灣易染瘧疾而止步。反倒是日治時期,雖說是避免自己日本人因疾病死亡,而積極建設台灣的衛生建設,改善台灣衛生環境,但此舉也間接地讓台灣人受惠,疾病死亡率大幅下降。
- 總結、1860年代後,社會相對前期逐漸安定,原鄉意識淡,移民社會變為定居社會。可以看出清廷對台灣的社會治理,可說是用時間沖淡一切,但實質上真的算消極嗎?為防台而治台,的確是康熙對台政策的描述,但是能夠來台灣的人,是需要政府核可的照單,也就是以來台開墾為目的才能前來,既然來的多是青壯男子,便間接的讓台灣的開墾更有效率。或許是經濟價值如此實質的影響,才足以撼動朝廷來關注,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以經濟及戰略價值文明的,但就清朝盛世而言,經濟價值的利益,絕對是朝廷治理台灣的最大原因。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清朝對台灣的態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黃同學您好:
回覆刪除您於第四部份寫到"可以看出清廷對台灣的社會治理,可說是用時間沖淡一切,但實質上真的算消極嗎?"。可我未於前三部分看出您對這個問題的立場,請問您是否準備回答自己提出來的問題?您的答案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