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自古以來就時常受到自然災害(風災、水災)的影響,這也表示政府對於災害的應變與處理十分重要。清代政府對於自然災害的救災具有一定的積極性,包括:一、糧食和金錢上的幫助,二、減少稅金的徵收,三、確保糧食的供給。而在災前的預防則有透過制度的規範來確保糧食的生產和水土保持,也有興建水利設施來防止水患。
- 然而上述的作為並不能完全的解決問題,台灣扮演的一個很重要的腳色就是為內地提供糧食,但每遭遇風災便會造成糧食的減產,糧食的供給也會不穩,甚至需要外地糧食的輸入造,成內地物價的波動與社會的不安。還有因風災產生的屋舍倒塌和土地生產力降低,造成無家可棲的人民為了維生而逃往他處,成為流民。雖清朝政府希望藉由提供錢糧和減免稅賦來留住流民,但效果有限。而這些流民間接的成為械鬥和民亂的潛在人力來源。此外風災過後,鄉里間各處積水和因風災死亡的屍體造成病媒蚊的滋生,其中又以瘧疾和霍亂為主。在過去醫療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對於流行病的病因並不一定了解,因此對於流行病的控制十分困難,多是等待疫病隨時間消逝,人力資源又因此減少,對於災後的重建無疑是重大的損失。清廷在傳染病的應對方面就顯得相對消極,官方雖有開設醫療機構、提供藥物,但並非所有人都能獲得官方提供的資源,百姓多依賴民間的善心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清代、災害
提問:
- 從閱讀文本資料可以發現,在災害的人口損失方面,官方與民間的紀錄差距甚大,這是否與資料的提供和閱讀對象有關,還是單純統計和戶口建立上的失誤?
- 清朝將台灣納入管理原是希望舒緩東南沿海一帶的人口壓力、增加國家稅收,但風災、械鬥、民變等造成的損失卻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甚至影響到內地的治理,雖然國防也是納入管理的原因之一,但這樣是否合乎效益?
- 清代時期的台灣總共發生過大大小小多達十九起的民亂,這是否與清廷對天災、械鬥、疫病的處理態度有關?民亂是否可以解釋為民意的體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