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鄭成功之所以統治台灣主要是因為金陵戰爭失利,導致其糧食嚴重缺乏,為了能與清朝進行長久對抗,達成反清復明之目的,台灣因為幾個因素成為了鄭成功長期根據地之首選。如台灣之地理位置優越、台灣人對荷蘭高壓統治之反彈心態,以及最重要的,台灣當時糧食之高產量。
- 鄭成功當時為了提升產量有進行了一些治理政策,因為當時他佔領台灣南部為旱季,鄭成功於有於水利設施上進行處理,以確保農耕順利,也確保農民之間之荷睦相處,避免他們為了水源起爭端,減低糧食之產量,這無疑是與鄭成功當初治理台灣之目的背道而馳。另外他也對於土地進行調查、賦稅以及建設,除藉此增加一部分之政府收入來源外,也將一部分土地分配給人民,使人民有自己的地可以進行耕種,藉此拉攏人民的心,以方便其治理。另外軍隊的部分,鄭成功使用的是軍屯制,就是讓士兵於閒暇時耕種自己所需的糧食,以解決糧食短缺問題,由上述可知,鄭成功為解決糧食問題,已是用盡一切方法與手段。
- 不過看似鄭成功用盡一切手段是相當努力建設台灣的,但實際上我認為許多政策都是蜻蜓點水也相當粗略,其中他忽略的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提升台灣農業技術,鄭成功只是不斷地讓農民以及軍隊進行墾殖,期待能因為如此,擁有最大糧食產量,由短期的目標來看確實有達到產量提升之效果,但長期來看,對於台灣之農業發展沒有太大的實質幫助。
- 不過其實這並不需要太過於意外,因為鄭成功本來就不是以永續發展台灣為宗旨,他最終的目標還是成功的反清復明,回歸他原本的土地。就鄭成功治理台灣之心態上看,我認為不是太及格,但畢竟鄭成功於治理期間雖還是有部分衝突,但對於台灣人民並沒有進行太多不必要之壓迫與掠奪,另外台灣人民也有因此獲得自己土地進行耕種,提升了生活品質,雖然治理方式與心態是消極了點,但是鄭成功對這塊土地造成的利我認為是稍大於弊的,因此其”開山聖王”之名號雖有些言過其實,但也無須太過譴責。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鄭成功對於台灣治理之心態與手段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張同學您好,
回覆刪除您在文中第三段所闡述之鄭氏以「長期來看,對於台灣之農業發展沒有太大的實質幫助。」,這個觀點似與曹先生的文本稍有悖離之處,以下提出兩點見解,期能與您交流。
首先,曹先生在〈鄭氏時代之台灣墾殖〉後段提及:荷蘭至鄭氏時期正是鋤耕邁向犁鋤式農業的過渡期。當時台灣島上的耕作方式,已漸漸地由土人較原始的鋤耕,轉變成為漢人移民的犁鋤式農業,雖當時經營農業的方式仍較粗放,但在生產工具的革新上,鄭氏時期為台灣農業生產史上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此外,鄭氏時期為了補足糧食,也開始在台灣興建水利設施,當時的開墾區域雖範圍不大,但其涵蓋之區域,北起雞籠、淡水,南至恆春,已擴及台灣全境。
其次,鄭氏治台其間,曾自大陸引入種子至台灣。從文本中可見,經日治時期的日人紀載,原籍福建、廣東的品種當中,除了荷治、清時移民所引入者外,尚有一大部分為鄭氏時期所引入的,由此可知,鄭氏在對台灣作物種類的增加上,頗有貢獻。
綜上所述,可見作者曹先生對於鄭成功開墾台灣的貢獻抱持著正面的評價。鄭氏生產糧食,其主要目的雖為足兵足食,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卻也在開墾範圍、水利設施興建、農具及品種引進等方面,為台灣開墾、耕作奠定了堅固的基礎,對台灣未來的農業發展是有一定代表性、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