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鄭氏攻台與據台主要優勢分析(政一A 05114155 陳宜民)

壹、鄭氏攻台優勢

  自金陵戰敗後,中原大勢已去,鄭成功所掌控的土地也從東南沿海縮限縮為金廈兩地,且因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的地形劣勢,無法從事能供給軍隊的大量生產,彈盡糧絕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這時如何尋覓一個新的根據地便成為鄭成功最重要的問題,台灣之所以被選中,從曹永和的文章分析,主要是因為以下幾項優勢:

一、位置的經濟優勢
二、荷蘭勢力不振
三、在台漢人民怨日深

  早在明代末年,鄭成功之父鄭芝龍就已是中國沿海的海商強權,對於海上貿易等事必詳盡了解,而當時由荷蘭人控制的台灣,北接日本,南連呂宋,實屬海上貿易要衝,轉口貿易盛行,對於靠貿易維持經濟命脈的鄭成功而言,是一個具強大吸引力的新根據地選擇。加上與荷蘭人軍力相比,鄭軍相對強盛,在台漢人更因受到荷蘭人殖民主義式的壓迫而心懷不滿,若鄭成功欲攻取台灣,便可與當地漢人裡應外合,加速荷蘭統治的崩解。

貳、位置經濟優勢遭破壞
  然而,即使攻台能因上述優勢取勝,為何鄭氏能以區區殘兵,而據台長達21年的時間呢?我認為光是經濟優勢與廣獲民心是不足的,加上1661清廷為了扼殺鄭氏與南明勢力,甚至不惜大費周章地實施遷界政策,為的就是阻斷鄭成功的經濟命脈。(《台灣早期歷史研究》p.273)既然台灣的貿易優勢被破壞,那麼在經濟困窘與軍力懸殊的情況下,鄭氏為何卻能據有臺灣而不覆滅,絕不是只依賴經濟優勢。

參、天然屏障的守護

()地形

  台灣孤立海島的優勢,成功隔絕大陸清軍的追擊,使鄭成功殘軍獲得喘息;再者就是台灣西部海岸的性質,因為西部多屬河流沖積的沙岸地形,沙洲、潟湖遍布,宣毅後鎮吳豪曾言:「淺港大船難進,且水土多瘴癘。」(《台灣早期歷史研究》p.258)各港口的船隻運行受到漲退潮限制,若大型船艦於錯誤時間貿然入港,則易因沙土淤積造成擱淺,這也是使台灣變得易守難攻的重要因素。

()氣候
  從氣候而論,相較於大陸東南沿海貧脊的丘陵地,台灣特有的亞熱帶季風氣候,使嘉南平原一帶的沃土非常適合農業生產,能夠迅速補充了軍餉不足的困境,何斌亦嘗以「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等說詞遊說鄭成功(《台灣早期歷史研究》p.257);隨季節變動的季風,使工業革命前海上航行所用的風力戎克船航行期受限,清廷的戰船被迫只能於秋、冬兩季南下;夏、秋之際太平洋的熱帶氣旋,會使海面風浪驟變,進而造成船艦翻覆,施琅攻台也曾因為颱風造成船艦翻覆而未果。(《台灣早期歷史研究》p.271)有了這些天然的屏障,即使處於極度劣勢,鄭氏與其部隊卻能在台養精蓄銳,直至三藩之變時順勢響應,反守為攻。

  鄭成功佔據台灣,並非是為了永久墾殖,而是以「反清復明」為目標,進而尋求一能解除不利現狀的暫時根據地,也就是說,只要一有機會,他便隨時放棄這個據點攻向大陸,要在這個機會來臨之前守衛好這個根據地,同時排解掉面對的艱難(在經濟封鎖下的軍餉不足與軍力懸殊),台灣的地形與氣候才是關鍵因素。因此也能夠從中發現,天然的優勢與統治是相輔相成的兩股力量,欲達成統治的進行,天然的要素必不可少。


關鍵詞:鄭氏、地形、氣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