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康熙治理思維對台灣的影響

前提
  • 康熙當初接收台灣,是為了避免台灣再次成為海盜、倭寇的聚集地,因此對台灣採消極治理的態度,這是從文本我們可以看到的,那為什麼台灣在康熙眼中會完全沒有可接收的價值呢?而消極治理又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

治理思維
  1. 我認為,在中國皇帝制度下,實行的是「朝貢貿易」—想和中國貿易的國家得派使者前往中國。這可能導致康熙對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特性不以為然,因為他不需要在意航海及航線問題,那麼在康熙眼中,台灣就只是一塊民智未開的瘴癘之地,是塊燙手山芋,最終採取消極治理的決定。
  2. 在清朝統治的期間,台灣也確實消失在國際貿易的舞台中,轉運站的地位不復存在。這時的台灣只是中國大陸的附屬糧食生產基地。而在此治理思維下,我結論出兩大點,一是清朝政府對台的治理效果如何,二是對於清朝治理情形的個人想法。

一、治理效果
  1. 從《清代台灣之水災與風災》可知,雖然清廷有補助災民銀兩的措施,但災後重建,小至私人田園房舍,大至公共設施,也多由民間自行修復。而水利部分也提到,許多埤圳的修築經營,也多是人民主動。
  2. 在《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也提到,因為官員的疏率和無能縱容,使社會衝突更有空間展開,甚至有時來臺班兵就是社會亂源之一。在清領後期的台灣,社會衝突減少,也是仰賴「總理」和族長的處理,來臺官兵實際上並無有效的政治施為。
  3. 綜上所述,消極的政策和班兵制度,對臺的治理效果不彰,皆可從文本證明。
二、個人想法
  1. 對於清朝治理時期的台灣,縱使清朝在台灣有設立行政區、派駐地方官等治理施為,但卻沒發揮實際治理效果。政府的只有在事件發生後才有作為(例如民變後增設行政區加強管制、災後賑災卻不增強防治),我認為這形似一種無政府狀態(意為沒有管理,混亂與失序。與無政府主義無關)。這種無政府狀態下,人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而械鬥的原因即為此。
  2. 霍布斯闡述的自然狀態—人類生活若沒有政治秩序和法律,將會是「孤獨、貧困、骯髒、野蠻,和短視的」。沒有政治秩序和法律,我們將生活在自然狀態下,每個人都有無限的自然自由,包括「所有事物的權利」,從而可自由掠奪、強姦和謀殺,將有無止境的「一切對一切的戰爭」。而在這樣的狀態下,人民需要絕對服從某一絕對的權力,以換取安全,這個權力就是君主。
  3. 中國的君主專制似乎符合霍布斯的要求—需要絕對服從的絕對權力,但從台灣實際狀況來看,當時人民願意服從的,是士紳推舉的「總理」,或是宗族中聲望高的「族長」,而這種具有正當性的政治角色,卻不具有強制力或者絕對權力,他們充其量只能算是溝通的橋樑、公正的第三方仲裁者。
  4. 清領時期的台灣,不存在具有強制力的政治秩序和法律,是否能稱其為無政府的例子?
  5. 當時社會狀態雖然混亂,卻亂中有序,發展出許多成文或不成文的制衡,視為發自於人民的「政治力量」,那麼無政府主義者嚮往人民自治的和平社會真的能成真嗎?

5 則留言:

  1. 同學好:
    假如同學是想要從「台灣並非未受治理,但械鬥仍然頻傳」來推導出台灣符合無政府狀態的例子,是否可能有過度推論之嫌?能否試說明您引用霍布斯之無政府狀態的原因以及補足您對無政府狀態的假設?
    又或者應該問,您認為「台灣處於無政府狀態」的這個見解何以能解釋您「械鬥原因即為此」的提問?

    回覆刪除
    回覆
    1. 學姐您好,我想先稍微解釋一下想法的來源。
      以我在此文對無政府的假設,是由於清朝接手臺灣時,並無經營臺灣的構想藍圖,也沒盡到保護和照顧人民的義務。
      在文本中提到社會背景的衝突分為「同意」和「異議」兩種。
      「同意」為東西分配不當的衝突;「異議」為不同價值觀、信仰、生活方式的衝突。而我認為這兩種衝突都是政府的義務,是可以國家強制力和實行教化解決的問題,但政府卻不作為,使械鬥成為人民自助及解決問題的方式。因此我認為這"形似"無政府的狀態。

      刪除
    2. 然後對於引用霍布斯的理論,我的想法是,臺灣的無政府狀態很像霍布斯論述的自然狀態。
      我預設的邏輯為:
      械鬥/混亂(自然狀態)→服從最高權力→產生總理→社會穩定

      然後我認為中國皇帝才應當是這個"最高權力",而非總理。
      即我認為正確的因果是:
      械鬥/混亂(自然狀態)→服從最高權力→服從皇帝→社會穩定

      接者,我說為何是皇帝而非總理?
      因為總理沒有強制力(武力暴力)

      因此我認為,在台灣這樣"形似"無政府的狀態下,人民生成一種"自治"的權力體系,而非服從官方的權力體系,那麼無政府主義是否真的能實行。

      刪除
  2. 補充:透過觀察文本中「頻繁械鬥作為當時台灣社會特殊現象」得到「治理在台灣看不到彰顯」的結論是有趣的發想,建議補足論述。
    另外,您的好奇是否可能限縮成例如「清領時期清朝政府治理台灣態度對械鬥發生程度的影響」或「治理與械鬥的關係」、「當時的台灣為何明明並非無政府卻顯得像無政府」也許會更清楚?假如我理解有誤,還請指正。

    回覆刪除
  3. 鄭同學您好:

    我有三點想要補充提問

    1.您在第二部分第一點中提到康熙最終選擇消極治台的原因,但在第三部分第三點卻又表示清朝對台治理效果的不彰,我想請問,若您已確定消極治台乃是清朝政府有意識的作為,那麼您以什麼證據證明清朝政府的"消極"統治策略效果不彰?

    2.關於第四部份:請問將清領時期與無政府狀態、自然狀態這兩個概念並陳的討論,您關注的問題究竟為何?是欲解釋清領時期的台灣其實是無政府狀態嗎?(如果是,您又為何解釋?)還是想探問無政府主義者所嚮往的社會是否能夠成真?(如果是,那麼請問是什麼社會?又為何探問?)

    3.關於上文的回覆:請問自然狀態等同於無政府主義嗎?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