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從械鬥來檢證台灣疾病的嚴重性

壹、數據的真實性

一、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

根據劉翠溶先生及劉士永先生所撰的「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中,提及了大量疾病之死亡數據及各國勢力來台對於疾病的紀錄,大大的凸顯著疾病在臺灣蔓延、散播的嚴重程度;如十七世紀初至十八世紀末期,清廷派遣十二位來臺下淡水的官員中,竟多達八位猝於任上,死亡比例高達六成六;戍守於淡水巡哨站的一百二十名將士皆病死,來台採琉的郁永河也在裨海紀遊中說道:居無何,奴子病矣,諸給役者十且病九矣!」,可推論處在北部之淡水、基隆等地,患病率極高;我們還能從文獻中得知,在牡丹社事件發生前後, 派遣來臺協防的淮軍六千五百人中,有兩千一百人陣亡病歿,比例為百分之三十二,同時,日本派遣來台的三千六百名士兵中,得病者高達兩千多人,比例高達五成五。
我們又可運用上述資料推論,有史料可循的人員,患病率、致死率皆大於五成,可以想見市井小民大多病的也不輕。我們可從馬偕牧師在臺行醫,所做紀錄中得證,當中寫到:「在台灣,看到鎮中有一半的人患病並不是稀罕的事。我曾看到有需多人家中有二、三十人,而竟無一人可工作的。」,可見疾病在臺肆虐嚴重之程度。

二、台灣的械鬥問題

我們可從許達然所撰的「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中得知,清領時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大大小小的械鬥不勝枚舉,十九世紀中葉在台南府當訓導的劉家謀表示台灣是個「無日不鬥,無年不鬥」的地方,鬥的類型有閩、奧、漳、泉的族群互鬥,派駐來臺的班兵械鬥,同姓、異姓的利益鬥爭,相同職業團體爭奪演出據點,以及佃農與大租、小租戶在稅收上的衝突......等;1683年清朝統治之端至1840、1850年代末期械鬥平息為止,官方統計上共有一百二十五場械鬥,但據文獻指出,實際上的數據必定大於此,原因在於清領前、中期採消極統治,遇到零星的械鬥,地方官吏寧願袖手旁觀,也不願插手,以免事態變得更加嚴重,械鬥進而轉變成民變,有鑑於此,實際械鬥次數會有所短少。

貳、資料的矛盾處

「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這份文獻中,得出一個結論,便是臺灣的風土病、傳染病極為嚴重,動輒損失上千人口,並從馬偕牧師觀察台灣社會當時的現象得知,隨處可見二、三十人的大家庭,因為染病而無法從事生產活動;從「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這份季刊中得知,台灣是個「無日不鬥,無年不鬥」的社會,械鬥對於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的居民而言,宛如家常便飯。
這兩則文獻,令人疑惑的點在於,械鬥如此頻繁,需要的人數必然變多,就曾有許多民眾搬遷至北部,來當漳州、泉州兩方械鬥的傭兵,人數高達一萬多人,要是疾病問題真的有如「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所述如此嚴重的話,臺灣又哪來這麼多人能來參與械鬥?總不可能上吐下瀉之餘,還有餘力來揮舞棍棒、刀械與他人相鬥吧。
據我推測,有可能疾病問題不如「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所述之嚴重,應該史料在紀錄時,未考量其餘因素,而下錯了結論,又或是清廷政府的政治考量,為了有效嚇阻沿海居民來臺,讓民眾認為全臺皆是壟罩在瘴癘之氣下, 呼吸空氣即會斃命,因而不敢渡海來臺。

關鍵字:械鬥、疾病、矛盾點

1 則留言:

  1. 侯同學您好:

    1.您於第二部分第三段總結了您的推測,但如此以文本內容想像該時代的台灣情景,並指出文本具有錯誤的結論,不知是否有過度推論的問題?
    2.您指出清朝政府為嚇阻沿海居民渡海來台,所以使人民認為台灣島是危險之地。可否請您解釋清朝政府在這件事情上所用的治理策略與手法?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