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後,將官僚制度帶進台灣,台灣首次有了一個較完整的治理體系,雖然這個治理體系無法完全的控制台灣,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某些方面看見它凸顯作用的地方,以及它對台灣人民的影響。而我將從本周所讀的三個文本分為:天災、社會衝突、疾病三個層面來討論。
- 天災:清朝歷代的皇帝,都有其對於發生天災時,各層級官員們需依照當時所訂下的規範來進行賑災的制度,其中對奏報和勘災的規範值得注意,災情發生後必須先向上級報備,在層層的傳達上去,其中耗費不少時間,無法立刻針對當時的情況做處理,所以災情的勘查及撫卹百姓都必須仰賴地方官及民間有力人士的判斷及幫助,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對皇帝的作為沒有感覺,反而是地方官對於開倉及賑銀的申請讓人民覺得感到一絲生機。而台灣特殊的地理位置常常有天然災害的發生,加上又是邊疆之地,所以在台灣的清朝政府在災害的後續處理事宜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 社會衝突:清朝時期的台灣社會其實相當動亂不安,除了人民相互以族群、利益做為鬥爭點外,清朝政府的做為其實也有很大的影響,清朝政府有時扮演的角色不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而是被動的紛爭調解者,利用聯庄和總理制度來防止人民將事情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有時也因為稅收制度的改變,影響大租戶、小租戶和佃農的關係,進而影響經濟結構,而變成主動改變社會衝突結構的角色,因此,械鬥雖然看起來與清朝政府無太大干係,但仍不可忽略清朝政府影響台灣社會的重要性。
- 疾病:來台官員其實都沒有停留太長久的時間,有些是因為任期到了被調回,有些則是因為感染了傳染病而死於任上或回中國養病,而大多數屬於後者,在官員經常輪替之下,對於疾病的防治難以有成效,所以清朝基本上所採取的措施,是照顧病人以及療養的措施,並沒有預防的措施,大多都依賴民間自動自發的治療,在當時技術不完全以及官員對台灣疾病的驚慌害怕,清朝政府無法有效的處理疾病的問題,但也沒有放著不作為。
- 綜上所述,清朝時期政府在對台的治理上雖然是採取消極的態度,但它還是直接或間接地在影響台灣,而且與人民相互依存,此時台灣雖然逐漸淡出世界舞台,但對內的開墾其實有顯著的成長,讓台灣成為中國的其中一個糧倉,我們不可忽略的是政府在這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對台灣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