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根據紀錄,皆從臺灣本島以外,不同時空背景的人眼中所述,來草略描繪它的模樣,它沒有自己所生的人文活動,就客觀來說,它總是被動的接受外來者的任何行為,那些行為包括貿易、移民、占領、開墾、掠奪資源、統治、殖民等說法。
- 不論是中國歷代漢人(包括明朝走私商人或是鄭成功時期)來台貿易,或是荷蘭及西班牙為了商業貿易及傳教事業而有統治行為,皆把台灣當作與中國大陸地區、日本或其他地方商品買賣之跳板、中繼站,極具商業利用價值之重要性,其本島上的資源也可外銷,但獲利或掌握資源者則是外來者,包括來台另尋寶地開墾的中國移民、日本商人、荷蘭人等。
- 除了扮演經濟上的重要角色,四面環海的台灣也具有戰略地位,它是中日走私者的巢穴,位居東亞連結中日菲等主要貿易據點之窗口,因此讓許多國家覬覦,甚至最終想要佔據這塊土地,開發資源以獲取利益。但,儘管它條件如此優異,卻常常變成「極具利用價值的備胎」,例如荷蘭人在中國沿海或澎湖等地區欲設下貿易據點,卻因為明朝政府實行對荷不利之政策,甚至命其離開,所以荷蘭人只好退居台灣本島,並開發商品外銷,如鹿皮;例如鄭成功反清事業碰壁,將臺灣作為賺取反清資金的搖錢樹,進行走私等外貿活動。
- 也許臺灣從古至今,就沒有了自己的定位,只有流動性的時間(朝代)和在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能給它存在的意義。外來的人們讓它有了利用價值,無情地掠奪原生的資源,並憑著權威或是人數之眾多就宣稱這裡一切都屬於他們,爭著誰先來誰後到,好似一切理所當然,而這塊土地只能被動的,看著人們來來去去,利用完,枯竭了,揮一揮衣袖便離開。
- 曹先生在文中提到「臺灣在實際上和名義上始皆歸屬中國」,這句話值得畫上一個大問號,難道單純因為漢人早早就踏上了這塊土地,時間久了,生活慣了,便能合理地說臺灣歸屬於中國嗎?也許這個問題沒有人能解答,因為臺灣在歷史上的角色,是被動的,它沒有所謂土生土長的族群,沒有人能理直氣壯地站出來說臺灣是屬於誰的,因為對土地的自我認同,並不是住宅,有憑有據有法律就能證明其歸屬,它是隨著時代變遷,隨著政治勢力更替,永遠無法有個毋庸置疑的唯一解答。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被動的臺灣 (工二B 04116212 何宜菲)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文中您說明台灣一直處於被動狀態,並不能因為人的先來後到或待的時間長久而宣稱它屬於哪一國。然而,不僅台灣,任何「土地」本身即是被動的。土地並非人造,也不會宣稱自己隸屬於誰。土地的歸屬問題皆是端看誰有足夠的武力來宣稱「這土地是我的」。若土地本身只能是被動的狀態,那麼人與其所生處的土地應建立何種關係?依據您的論述, 任何政權建立在土地上,是否皆無正當性可言? 那麼國家的正當性依據為何? 國家認同又是從何而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