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曹永和的見解,十七世紀起,有幾個重要的因素導致臺灣顯現出其在貿易及戰略上的地理重要性,簡述如下:
(1) 日本局勢:日本國內統一後,銀產增加,並對中國絲品及其他外國貨物需求量提高。稍後,日本逐步實行禁教與鎖國政策,並排擠葡、西等積極傳教的舊教勢力。
(2) 中國局勢:中國自十六世紀貢舶貿易愈漸衰退,再加上海禁政策的影響,延續至十七世紀,國內合法管道無法滿足對國外貨物的需求,導致海盜與走私貿易盛行。
(3) 新到的歐洲競爭者:原先中、日、南洋的貨物是由葡萄牙的澳門所轉運,十七世紀後,荷蘭、英國等新教勢力的到來,並極力打擊葡、西等舊教勢力,使澳門的貿易地位愈漸低下。
當時,臺灣的位置上重要性在於「它位於自南洋至日本島鏈的中間點,並位於中國福建地帶的正對面,且又非屬於中國所領有」。
基於此重要性以及前述等原因,臺灣成為中日走私貿易的會合地、並漸取代澳門成為荷蘭進行中、日、南洋貨物的轉運站。足顯臺灣地理位置具備國際商業基地的價值。再者,十六世紀末葉,日本即欲將其勢力往南拓展,並開啟通商之據點而有「襲臺之議」,此時,西班牙也注意台灣位置之重要,亦有起兵之舉。十七世紀初,日本甚至二度遣兵欲征服臺灣。稍後,荷蘭與西班牙竟奇妙地同時割據了臺灣南北。正由於臺灣位置之特殊,使臺灣位置具備貿易上之重要性,亦連帶地增加其戰略上之重要性。
2. 於此,暫且定義「臺灣」為東亞上形似番薯的「臺灣島」,「臺灣人」為「在臺灣活動的人」。
根據曹永和著述,臺灣自古便接納著來自各地的種族與文化,亦是這些文化種族南進北漸的分岔路口。隨著人類演進,開始產生貿易的需求,因臺灣缺乏特殊物產,而被國際貿易邊緣化,頂多作為航海路線的休息站而已。而到了中國明代之後,因著前題所言各種因素,各地的人們來到臺灣,並開始進行各種活動。據此,可以發現在臺灣上活動的人們,總是經由移動而到來,似沒有一個自古即存在的族群,自地表樣貌形成,臺灣就必然具備這種特性,這種幾乎完全倚靠國際情勢而變遷的特性。故這種特性似沒有一個「起點」,只是自中國明代後,這種特性較容易被觀察罷了。
此外,世界各地的人民到達臺灣,有著共通的性質─移動,亦有著同樣的目的─經濟。人們唯有經過「移動」一途才得以到達海島臺灣,而移動的基本原因即是「經濟」。正因著「移動」,臺灣人的基本性格中,具備某種不穩定性,使得臺灣人對於自身為何人,總無法擁有一致的答案;也因此,在第一週所讀文本中所提之「臺灣特性」,可能難以形成,甚至根本地不存在。故,當我們思索「臺灣人」一詞時,應仔細探討它所指涉的範疇為何,或許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會有不同的答案。
在今日的施政作為中,仍難以忽略臺灣仰賴國際貿易的特性,無論是在人力、物力,臺灣尚無法自給自足;亦不能忽視所謂臺灣人,其「移動」的特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