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臺灣島地位的形成與特色

  1. 臺灣在位置上的重要性,由一歷史時段下的國際趨勢和其中的人、事、物所凸顯出來,要論述17世紀的臺灣在地理上的重要性,可以藉由西歐重商主義的發展、地理大發現、明朝的稅務政策、各國交易之貨物、環中國海域上發生的貿易事件和其中的重要人物加以闡明。
  2. 在地理大發現後,藉著對外貿易、佔領貿易據點以維持資本擴張的重商主義得到了一條更加便捷的路徑。西歐列強始能夠透過海路運輸以滿足對於中國物資的需求,包括絲綢、瓷器、砂糖、香料等等。另一方面,明代的中國改以白銀納稅,且在一條鞭法之下,可以繳納白銀代替徭役,遂產生了對白銀的需求。在東、西雙方對於不同貨物的尋求之中,構成了16、17世紀的貨物交易網,同時也在這個交易網中,臺灣的重要性被呈顯出來。
  3. 為了與中國進行貿易,白銀為一項重要物資。西班牙從美洲殖民地帶來大量白銀,因此具有與中國貿易的良好條件,佔據臺灣能夠促進兩者貿易的便捷,同時作為傳播天主教的基地,最初也具有預防日本向南侵略菲律賓的考量。另一方面,日本出產白銀。荷蘭為了與中國貿易,必須先從日本取得白銀。臺灣在環中國海域上的位置提供了荷蘭良好的貿易中繼站,於是遭荷蘭佔據。
  4. 在個人層面,荷蘭佔據初期有海商李旦與荷蘭訂定買賣契約,李旦病逝後。在各方勢力爭奪海權之下,中、荷之間的貿易極不穩定。而在鄭芝龍受到明庭招撫後,數度與荷蘭訂立貿易相關契約,直到其成為最大的海上勢力,中、荷之間的貿易才趨於穩定。但是由於滿清南下,由鄭氏作為中介的貿易,逐漸轉為軍需品為主,荷蘭人難以取得生絲等貨品。隨著軍事失敗,鄭成功尋求復興基地,荷蘭人於是被其逐出。
  5. 綜觀之,17世紀時重商主義的大趨勢是建構出臺灣地位的長期因素,接下來受到東西方貨物需求的影響,臺灣成為一個交易網的中介點,最後再受到諸如海權爭霸、貿易衝突等個體事件決定作為一個貿易據點所發揮的效用。在這個歷史脈絡下,臺灣所展現的重要性從經濟、貿易上而能延伸至各國的戰略層面,也就是成為了大航海時代下各國在東亞地區競逐權力的場域。
  6. 討論作為一個地理名詞所蘊含的固有特性,可以先將歷史事件與人物抽離,將焦點放在周遭的洋流與季風加以理解:臺灣東岸由南向北的黑潮、西岸由北向南的中國沿岸流;夏季的西南季風、冬季的東北季風和更大範圍海域的信風帶,另外還有四面環海的性質。這些可以視為「臺灣島」的固有特性。而若要聲稱居住於臺灣的「人」有某種固有特性,臺灣島的地理性質或可視為其島民特性的起點。四面環海的特色使得臺灣島民的流動性高,從史前時代周遭文化的跨海傳播到國際競逐時期列強的進駐都可見一斑。而季風等氣候特質則一定程度決定了由「誰」獲得臺灣的主導權,列強或多或少的受到氣候因素的阻礙。就曹永和先生的看法,由於從荷據時代前,就已有漢人在台灣活動。荷據後,漢人則在荷人獎勵和中國內部動亂等因素下移入臺灣,從此後一直是漢人為主的社會,臺灣特性是否與漢人特性相結合有待商榷,但是地理環境所構成居民的高流動性,確實不可忽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