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是一種與現實利益的結合?
1.核心疑問: 若以唯物史觀下看待「台灣人」這個概念,那麼這個詞反覆出現,並被大力強調的原因是什麼?
民族主義是種弔詭的觀念,它強調我們與生俱來的獨特,值得為自己恐怕也不認識的同族光榮事蹟而自豪、為與自己利害不相干的他者而義憤填膺,民族主義這種作為與他者的區隔,就一個純粹理性人來說,其實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奇怪理念。
筆者所欲探討的問題是,身為一個「台灣人」,背後被課予團結、反中等等集體主義式義務的過程,是如何發生的 ? 媒體形塑的所謂「天然獨」世代,作為一個從中國認同有意識地轉化成台灣認同的背後驅力是什麼?
歐洲歷史上,普遍的民族主義是十七世紀才誕生的產物,然而在中國的世界裡,它的出現與狂熱顯然早於並且甚於其他文明許多,從春秋的夷狄之分、春秋五霸時代對尊王攘夷的強力讚賞就可看出這種淵遠流長且持續性的傾向。
筆者推測,這種早熟的團體情節,也許,就肇因於大陸帝國為了滿足能在高頻率的戰爭中,不斷打倒、併吞周遭民族的生活領域時,對力量的要求,而創造出以團結為名號的想像軍旗。
2.民族主義的結構─利益互惠
民族主義所喊的團結,亦可能就是一種創造利益以予某一對象的手段,更是一種互惠經濟的秩序,那麼做為一種牟利的手段,要能夠遊說群眾,使之心甘情願聚在一起,共同創造某種利益,首先必須要為這個利益建立共享性,即必須認知到「完成某件看似是利他行為的事情,其實也是利己的」,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說服人們願意共同出力;其次,是必須要為這個利益建立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否則共同出力的人,其收穫若遭其不可預料的第三者所坐享其成,也將影響其願意努力的因素。
而這個不可預料的第三者是誰呢? 筆者以為,就是做為民族主義觀念的「他者」,觀感上,會被認為是這個互惠結構中「不可信任的外來者」
3.民族主義的驅力─戰爭敘事
民族主義的出現,是一種動員的旗幟,在南宋、晚明、清末、抗日時代亦屢見類似「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等等的訴求團結的概念,民族作為想像的共同體,也許就是避免遭受異族統治而蒙受利益損失的相對應行動總稱。
乙末抗日時期,激起有著過往蠅頭小利、民變與械鬥橫生、輕蔑清朝統治,只注重現世利益的移民性格社會,出現大量愛國護華、扶清滅洋的同仇敵愾,在其背後正包含不少對既有秩序即將被顛覆的懷疑、身家性命財產受威脅的恐懼的雜揉結果。這些在戰爭或災難中出現大量身影的民族主義者身影,也許就是民族主義根源於壓迫的重要動力。
4.民族主義往往伴隨著對抗而來,也常常自帶「鬥爭與團結」味道的戰爭敘事手法。略窺近日的基進黨的說詞:「如果生命與國家機器本身都受到危害,那人權在順位上勢必會被排後面一些的。」一語帶有為達某些利益,可以忽視其他價值的零和遊戲語境,正是呈現民族主義具有戰爭敘述特質的表現。
民族主義的重要驅力是受壓迫的倒彈效果,台獨意識的起步也正是循著這樣的軌跡─關於壓迫與反抗的敘事─「中國侵略台灣島居民利益,而台灣島居民團結起來宣稱自己是不受中國支配的台灣人,進行反抗。」
然而一個概念被大力擁戴之後,必然會出現在這個概念下的得利者,這個得利者很可能就非民進黨莫屬,只要選民持續感到害怕,出於對中國的恐懼,將會使選票遠離與中國走得太近的國民黨,使得民進黨在這個台灣民族主義的恐懼結構中不斷得利。
而得利的背後,遠離中國的同時,也喪失了支持台灣民族主義的那份恐懼驅力,使得民族主義的展現漸變溫和,這份恐懼票力道的減緩,也將使民進黨失去反中鐵票的優勢。故民進黨就算遠離了中國,在選票考量下,仍可能有形塑一個「會到處欺負台灣的中國」的十足理由。
本篇係將課倘討論與小組討論時想到的內容敷衍成篇
關鍵字: 民族主義、台灣人、現實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