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在文章中有提到械鬥在漢族移民到台灣前就已在福建廣東發生,只是在台灣加劇發生。在台灣島上發生的械鬥主要分成五種械鬥:閩粵械鬥、漳泉械鬥、異性械鬥及同姓械鬥,以1862-1864年戴潮春事件為台灣西部最後一次大規模的械鬥最為分界線,在此之後台灣的械鬥多半都是同姓械鬥、異性械鬥,主要是因為1860年代後台灣居民承認他們同為選擇住在台灣島上的漢族,不在互相以他人看待了。
1. 為何械鬥在台灣島上會加劇發生?
除了台灣居民的大陸祖籍意識強烈之外,清朝消極治理態度及班兵制加劇了社會衝突的問題,筆者在文章有提到清朝政府不把漢族居民看成台灣人,也不採取有效措施彌補民間裂罅,使社會衝突有空間可以展開;從閩粵派遣來的班兵也常在台灣鬧事,使得治安不佳,而懸宕的訟案迫使人民只好私自以武力解決。
2. 清朝消極治台態度
除了將台灣視為殖民地外,從《台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一篇可以看到當時清朝在派兵來台時,因為台灣島上的疾病關係常常死者甚多,舉例來說在1684-1716年間,十二位下淡水巡檢之中,有八位在任上病故,這樣的人力消耗使清朝官員在想開發台灣時就會有多上一層的顧慮。我們也可以從三篇文本中看出清朝對於台灣的治理態度常常是在發生事情後才治標似的處理這些問題,例如《台灣早期歷史研究》一篇中有提到清朝對於救災的對應政策側重事後救濟而非事前預防。
3. 1860年代後民間的轉變
- 台灣居民意識到世代若要在台灣永居必須減少社會衝突,居民藉由在械鬥易發生處訂定莊約、設置總理一職及舉辦競武活動「投石戰」來減少械鬥的發生
- 經濟結構和業佃關係的改變使得地主佃戶漸漸疏遠,不在氏「主僕」而是「主佃」關係,這樣的關係使動員變得困難,也降低了族群械鬥的可能性。
- 地方士紳和豪強強烈抵制械鬥,喜歡享有功名的大家族也互相制衡,減少甚至排除械鬥,舉例來說北部在1860年代後既沒有任何異性械鬥也沒嚴重的族群械鬥也許就和北部一些新興大家族跟最強大的林本源保持彼此牽制又互不侵犯的對峙局面有關係。
古同學您好:
回覆刪除請問您解釋:"械鬥在台發生狀況加劇以及械鬥在1860年之後的轉變"目的為何?若無相較於書摘更多的討論空間,您為何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