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鄭氏家族而言,海上經濟貿易是他們的命脈。自大海盜-鄭芝龍開始,就不斷的在吸納整個中國沿海的海上勢力,並且逐步的統合,藉此達到壟斷貨物流通的目的,最後甚至被招安,其地位更是不容被挑戰。
滿清入山海關後,其軍勢如破竹,一路攻克大大小小的城鎮。鄭氏集團為保護其海上利益,因此藉機以攘夷勤王來號昭南明勢力為己用。也就是說,一切都是利益考量,在南明瀕臨絕境之時,鄭芝龍降清,企圖保留其海上不敗地位,但是其子鄭成功卻抱持著愛國情誼,多次在陸上發動戰役,不過多以敗戰作收。因此長期下來鄭成功的勢力範圍逐漸縮小,漸漸糧盡彈絕。正因為此攻克台灣作為進攻基地便成了一個必要,在當時情勢進逼的狀態下,鄭成功必須跨海來台原因有以下幾點。
1. 閩粵一帶,山多平原少,官兵的食糧嚴重短缺。
2. 清軍隨時可能攻陷大陸領地,鄭軍擁有較強的海上勢力,在台較為安全。
3. 台灣物產豐富,稻米、蔗糖、鹿皮等都是鄭氏極需的物資
4. 台灣最為走私轉口貿易港口再合適不過,藉此籌措抗清資金。
5. 大量的漢人移民對於荷蘭統治之不滿
我認為最後一項應該是最為關鍵的,如果不是當時民怨如此之深,鄭成功根本沒有機會佔領台灣,在其入台之際,到處搜集米糧以供軍需,若不是民意的支持,相信鄭氏集團攻台之役不會如此之順利。
雖說台灣島米糧充足,但在大量軍民眷屬來台之後,軍餉漸漸短缺,自古以來,寓兵於農的政策十分有效,不僅可以解決迫切的糧草需求來源,還可以達到安定軍心之目的。
鄭氏所施行的墾政主要有兩個目的,一為安撫居民,可為己用,同時也是安頓軍隊與眷屬,始有移民之感,重新定家安業。而其治理的手段步驟與日本的殖民統治頗為類似。
1. 土地利用調查:藉由清查田園作為徵稅之依據,一方面可供之後土地利用設施興建之時的參考,最重要的是承認先來漢人與原住民的既得利益以取民心
2. 教化收攬原住民:對於原住民來說,不管荷蘭人,還是鄭氏集團都是外來的侵略者,因此鄭成功亟欲拉攏各部落,採取綏靖政策,一方面獎勵與教導原住民農耕,與其交好,但是對於抵抗的地方部落則加以攻打殲滅,如沙轆社。
3. 軍兵屯墾:枯竭的米糧使鄭氏不得不自產自銷,當軍兵無戰事之時,便是過剩的勞動力,若不給事情做,容易滋事。
4. 招募流民:由於遷界令的頒布,造成中國沿海百姓流離失所,許多人偷渡來台尋求溫飽,鄭氏也樂於接納他們收為己用。
結語
不得不說台灣農業發展史上,鄭氏算是盡了一部份貢獻,從各種軍民屯墾政策到水利設施興建,雖相較同期中國仍為粗陋,但確實達到拓墾目的,但可惜的是由於屯墾性質與習慣,並沒有真正發展成一片市鎮,而是點狀分布,對於原住民而言,鄭氏的政策確實與殖民無異,都是有計畫性的生產與掠奪資源。不過不知道在先來漢人看來,鄭成功到底是驅逐荷蘭的救世主,還是另一個壓迫者?鄭氏的稅賦政策看起來與荷蘭相同,甚至更重,我想可能是鄭氏的海上霸權迫使民眾不得不服,也就這樣鄭氏海商集團儼然成為台灣王國霸主,各國貿易皆須透過其轉手,直至施琅攻台。
高同學你好,上述貼文中你概提了鄭氏勢力背景說明以及其來台之動機與採行政策,余文中你加以說明了政策目的包含:安撫居民、安頓軍眷、利用軍墾之目的在於可能會有的事端等。
回覆刪除然而結語你卻指出鄭氏政權成功達成其「拓墾」目的,只是「屯墾性質與習慣」沒有真正發展成市鎮,而呈點狀分布甚為「可惜」。
請舉證台灣在鄭氏政權未發展成市鎮之因,是由於其本身的屯墾性質與習慣,而非蓄意採行粗放政策所致。
另外,上述我所截取的這段話與你貼文中提的五點鄭氏來台之動機目的明顯相左,若其本身便不以來台拓墾發展市鎮為目的,則其何以將為這樣呈現點狀開發的結果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