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台灣島統治者的殖民式統治價值(05114102高翊凱)


  1. 位於大陸邊緣之台灣島,自荷蘭與西班牙競爭時期到鄭氏王國時代,再從施琅攻台後之清領時期延續到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的日治時期,一直是作為一座未開發的資源之島被剝削與充分利用,由於列強的競奪使得台灣島的戰略地理位置更顯重要,因此該如何穩定控制島內社會秩序以及百姓順服,藉以達到高行政效率、高經濟產出能力,這一問題便是歷代統治台灣的殖民治理者必須要迫切面對的問題。
  2. 在前幾週的文本中,我們看到了荷蘭人與鄭氏利用各種方法手段,想方設法去安撫島內的漢人移民、原住民等,清代治理上與前二者有更大的不同點在於移民人口巨幅躍昇,以至於產生更多可能發生的社會問題,如疾病、械鬥等,但是我們從史料觀之,清朝政府的治理思維是極度消極的,往往是事情發生到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刻,才會勉強的想法子做事後補救,這樣子的作為是治標不治本的,容易使得情勢陷入惡性循環中

一、風災水災之影響
台灣位於的氣候環境極為惡劣,年降雨量大,降雨季節卻分布不均,除了來自海上的季風帶來的豐沛水氣外,在夏、秋兩季還有來自低緯度的颱風侵襲,由於坐落在板塊交界帶,地質十分破碎,因此常常因雨成災,這時農業、水利、交通、工業、建築物、人口等都會受其影響,例如歉收造成的糧荒,或是因交通阻隔造成的物價飆升,這對把台灣當作糧倉的清朝政府是個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政府才會以補助金等各種方式救濟災民,但從治理者態度與言行之中,透露出移民者的性命似乎是沒有經濟重要。其實災害發生有一大部分是人為之濫墾濫伐,政府有效的作為一是限制與規劃開墾範圍,修築水利設施疏濬。

二、疾病死亡的威脅
瘴癘之疾(瘧疾、全身病等)通常發生於尚未經人為開墾之地區,或是發生於風災後處理不當之地區。對於移民者而言,疾病的威脅會使得他們的開發土地時受阻,一場大規模的瘟疫甚至會使原本繁華的市鎮沒落;而對政府派遣官兵而言,被任命到台灣與流放到蠻荒之島無異,也許正是這個原因造成官兵紀律荒誕,姦淫嫖賭樣樣壞事皆幹,埋下民變械鬥因子。清朝在疾病預防處理方面也是態度十分消極的,並沒有採取作為來根絕致病因子,只有設立普濟堂或是醫病所的組織來防止擴散,直至日治時期才因政府要提高人力與生產效能,才以更加科學方法來處理,但目的並不時為了人民好,而是以經濟治理為初衷。

三、民變械鬥的不安
械鬥並不是台灣特有的產物,但由於土地資源有限、渡台禁令的頒布,使此一現象在台灣更為嚴重。渡海來台後,這些單身男子人生地不熟通常會依原鄉族群形成兄弟團體尋求認同,成為「準親族」組織,具有有仇必報特性,因為身上並無任何牽掛,使得械鬥更加頻繁,清朝政府默許械鬥事件的發生,其思維是認為械鬥會互相內耗就不會發生民變,但民變的發生往往是因為民眾痛恨政府對於械鬥紛爭處理的無能,因此由原本的互鬥轉為攻擊官府。有趣的是,由於民間仕紳為了逃避捐款等因素,漸漸扮演起調解腳色,因此不再發生全島性的族群鬥毆,頂多發生地區型的同業鬥爭,原鄉的分隔逐漸淡化。

總結
雖然台灣資源十分,但是在日治時期以前,並沒有經過有效統治整合,未能將其發揮到最大效益之外,還衍伸出許多治安上的問題,及經濟上來自天災人禍的不確定因素,但從治理思維探討層面來說,筆者認為歷代統治者都是以從經濟層面的殖民角度切入,這也正是為何無法有效利用台灣之因,統治者們缺乏通盤性、廣泛的思考,真正從島的角度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