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數字說了什麼話?—關於表格與治理

關鍵字:表格化、詮釋、治理

一、量化、表格化與數字
(一)緣起
1960年代美國行為主義開「科學地做研究」風氣之先,致力使各人文社會學科科學化,也就是主張關於「人」的行為和想法的研究,可以用與自然科學領域同樣的方式進行。科學化研究結果似乎更具備說服力及價值,遂成潮流,至今不衰;這種研究方式其中一重要元素,就是量化。
至少在台灣,「數字會說話」這種論調也時有所聞,常強調舉「數據資料」來佐證才可信,彷彿「科學化的」就是「真的」。
什麼是「數據」?就是那些經計算、分類和簡化成以數字呈現的資料,大至政府部門人事數量、薪水成本、天氣預報的溫度濕度折線圖、金融數值,小至班級裡面統計外賣餐點的紀錄皆然——關鍵在於,拆解了原資料中的文字部分,整理成只有數字的畫面。
(
舉例:產科表格化病例模板 https://goo.gl/FNZmz5)

(二)一般性敘述和統計
行為主義鼓吹的計量狹義而言指的應是使用統計學(statistics )。統計學分為敘述統計和推論統計,而後者才是統計學使用上的精髓,或稱狹義的統計,即有「以小部份的情形推估大部分全貌」的企圖。(資料來源: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113/2

本週文本中所見之表格均只停留在紀錄和計算的「敘述性」階段,只是一種資料整理的方式而非推論統計。

二、為何要表格化?
(一)表格化的特質和內涵
上述資料的整理方式,常以表格呈現。表格內填入經整理或運算的數字,看似抽離了文字主觀的描述,只剩下純粹的數字而客觀了起來;在判讀時也十分簡便,一目了然。
任何東西都能表格化

(二)對科學化和精確的追求
這種對自然科學研究的模範,強調的是資料或研究對象被數字化之前,資料必須至少可被觀察、被搜集,故絕非抽象或任人詮釋、帶有特定價值的。這樣的「價值中立」就能代表該研究不帶有研究者主觀意識而顯得客觀、可信。

三、結語與提問
(一)你聽懂數字說話了嗎?它一定說真話嗎?
不論一般性的敘述或是推論統計,皆常以圖表呈現。* 再次強調,一般而言表格化是一種追求方便和精確的「整理方式」,使用它時仍須解釋,換言之即以文字賦予表格意義。故即使在學習統計學時,跑程式和研究設計的技能之外,對資料的「詮釋」更是重要能力。數字可能會說話,但它只說一種話嗎?它說了什麼話,它說的話確實可信嗎?退一步想,數字資料真的沒有立場嗎?是否在前面的抽樣或問題設計時早已涉及設計者的主觀意識?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719000224-260209

(二)良善的治理與表格化
在本週文本當中可看見大量的敘述統計表格,文本均佐表格以及數字進行對台灣社會的描述和推論。關於這樣的模式,我有以下幾點提問:
1.什麼樣的議題適合表格化?所有東西都能表格化嗎?
2.作為統治者,看到這些表格時會想到什麼?
3.拿掉所有作者的論述以及補充,單單只看表格時,我們能看到什麼?
4.以台灣為例,台灣幅員狹小,在進行抽樣或普查時是否錯誤率就能降低?史料中表格提供的數據有幾分真實?

(三)結語:追求科學化的盲點和缺失
對科學化和絕對正確的追求是一種理想,然而,筆者認為,萬萬不可墮入不可自拔崇拜數字的泥淖之中,尤其對「人類」活動的觀察更是如此。我們可以接近,但無法窮盡,尤其在以為自己窮盡之時,尤為危險。
首先,筆者認為,在這些經簡化整理過的表格中,僅能見「資料整理者想呈現的資訊」或「統治者關心的資訊」,統治者不關心的、無法以表格呈現的資訊並非不重要,然而即使在今天、尤其在追求科學化的今天,對於表格化或是量化以及統計的熱烈只有更高漲,表格之外被省略的細節不見天日,筆者認為這並非良善治理之道。
此外,表格以及統計大量運用在例如人口、戶口普查、抽樣或民意測量的領域,其手段和精確度卻相當值得質疑,筆者懷疑今日政府之治理仍仰賴這些不保證精確的資料,且毫無警惕地相信資料並毫無防備地依其進行治理。量化並非充滿缺失,資訊爆炸、行政事務龐大的今日確實需要更高端的歸納能力以增加效率和一定的精確度,然而過度追求科學化以及歸納而忽略演繹、分析以及對細節的追求或對數字的質疑時,不論做研究或治理均難真正完善。

※補充:其他對於表格化的反思
楊佳嫻:到達詩的反面──讀辛波絲卡〈寫履歷表〉
儘管人生漫長
但履歷表最好簡短 ──辛波絲卡

人在網絡中被定義,人捕捉自己的存在藉

著那些可被分類的標籤,履歷表格正是此 一狀態的標準展現。
資料來源:
https://goo.gl/GiZvmA


1 則留言:

  1. 試問:
    ㄧ. 為什麼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卻不能同科學方法研究萬物一般進行對人類行為的研究?
    二. 若不可避免的,我們必須透過諸子百家的詮釋才能一窺世界的風貌,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宣稱我們更了解了某些事情,如何才能確定我們離真實已更近一步?
    三. 本文對於科學化追求的論述,亦或是各家的反思,何嘗不也是主觀的詮釋?而時至今日,推論統計更有大數據作為強力支持,對於盲目追求科學之論述是否需要更深層的哲學探討作為支撐,方能論定熟能達成更完善的治理。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