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貿易方面:
A. 西班牙: 於16世紀佔領菲律賓呂宋後,以馬尼拉為據點,積極的希望和中國及日本進行貿易活動。希望和葡萄牙以澳門為據點一樣和兩國貿易,獲取中國的絲綢、日本的白銀以及東南亞的香料,進而轉賣到歐洲獲取大量的利益。在得知日本有意進攻台灣後也曾上書給國王,希望搶在日本之前打下台灣以防衛菲律賓。
B. 荷蘭: 前身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亞洲到處走來走去時也同時為了爭取從西班牙獨立而和西班牙大動干戈。西班牙及葡萄牙早了近一個世紀,已經在海上絲路佔據了很多貿易據點,後來才到的荷蘭及英國為了找個自己的轉運站只有兩個方法,一是搶奪其他國家現有的,二是自己另闢據點。經過荷蘭和英國幾次攻擊葡萄牙的澳門失敗後,離中國、日本及南洋都很近而又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所有的台灣就被荷蘭相中了。然而不只是荷蘭,西班牙也有攻佔台灣的想法。
C. 日本: 豐臣秀吉掌控日本後,積極的想向外侵略,更在1592和1598年發動侵略,意圖拿下朝鮮後直接攻打明朝,更曾發文給在台灣的原住民,希望招降台灣的原住民,將台灣納為日本的一部分。進而往南侵略。 - 宗教方面: A. 西班牙為一舊教國家,經歷歐洲的宗教改革後流失不少信徒,因此希望能夠在亞洲補回來,來到亞洲除了貿易以外很大的一個原因也是為了傳教,在美洲時也是強迫美洲的原住民改信天主教。挑選台灣也是因為當時原住民的信仰多是祖靈信仰,比較好傳教。 B. 荷蘭為一新教國家,民眾多為科爾文教派,認為賺很多錢就能榮耀上帝,因此一邊和西班牙打仗也一邊在全世界跑來跑去發展貿易路線。新教徒對於傳教這回事沒那麼看重,傳教士通常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裡面的職員,並非一定要強迫他人改信基督教。 C. 在佔領台灣後,由於日本鎖國,西班牙無法和日本通商,台灣的價值就低了許多,從此在台灣撤走人馬,轉為守勢。而荷蘭仍可和中國日本貿易,最後趕走西班牙,獨佔台灣。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荷蘭、西班牙兩國對台灣的治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胡同學您好:
回覆刪除您簡要整理了台灣荷治時期的歷史,然而文中尚未能看見您想提出來與同學們討論的問題為何。若您對荷治時期在台灣的宗教有興趣,建議可從該方面著手思考。例如,身為殖民者,宗教上的傳播在統治上有何重要性? (可試著爬梳傳至台灣的宗教及其相關活動,並且從中探討宗教對於台灣島上住民的流動狀態有何影響。宗教是否讓處於流動狀態的台灣住民找到一個可棲息的避風港,這當中權力又扮演了何種角色?)
另外,建議未來PO文可採用14號字體,方便同學閱讀,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