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我所知道的鄭治時期

撰文動機:
  1. 國高中歷史課本所讓我們了解到的鄭氏治台時期對比這週所讀文本中所描述鄭氏在台灣所實施之政策以及其所帶來的影響,兩者之間對於歷史的切入面為何?因此造就我們對於這個描繪出的歷史有甚麼樣不同的想像和印象?為甚麼、如何選擇闡述歷史的切點?其描繪歷史者的目的何在?
  2. 過去我們在讀鄭治時期的時候,通常教科書會寫到的幾個社會面相包含:土地拓墾(依照所有權分為官田、私田、營盤田,其中又以營盤田最為重要,是由官兵開墾而成,無須人民繳納稅供養政府) 、行政區劃、文教政策(鄭氏父子致力提倡文教,廣設學校……) 、貿易(對外貿易帶來的豐厚利益,提升台灣/鄭氏勢力 在海上的優勢及勢力,此時的台灣成為數一數二的國際商品集散地,亞洲的轉運中心)總之,幾乎是從各個面向讚揚鄭氏勢力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貢獻、推崇鄭氏父子在歷史上的地位。
  3. 但是,以上我們過去認識的鄭治時期和此時讀的文本,所著重地方似乎有所不同,「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和「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臺灣鄭氏政權」兩篇的重點似乎圍繞在當時施行的土地政策以及國際貿易的面向,而且此二重點中的內容似乎也與過去我們所學有所出入,例如:過去我知道,鄭成功在台灣的首要政策是安撫當地居民,使其可為己用,但在文本還有之前讀的文獻片段摘要中看到的卻是統治者將居民分類,無益於生產者,被驅逐;反抗政府的原住民族被屠殺;最後剩下來的那群願意聽話、又能為在上位者帶來利益的人,才是政府要「安撫」的對象。
  4. 為甚麼編入教科書的內容是由很多鄭氏父子對台的建設,以及其對後世帶來的正面影響,用這些來讓我們了解這段歷史,但是曹永和先生所著重的是貿易和墾殖兩個面向是因為現在有話語權的那些說歷史的人想要刻意塑化出歷史人物甚麼形象?  抑或是,有關於我們過去了解的其他面向,其實曹永和先生也有敘寫,只是我們剛好沒有讀到? 若是如此,那鄭治時期之土地政策以及國際貿易有何更重要之處?

不同時空背景下,台灣島的處境參照
  • 過去台灣曾經是叱吒亞洲的四小龍之一,國際貿易之盛行和其所帶來的利益,也曾經讓台灣的經濟快速起飛,如今我們仍能聽到像是「台灣錢淹腳目」等等的俗諺,對於當時的繁榮景象大概可以藉此略知一二,但那是在在中國大陸仍施行封閉政策的時候,我們才能有這個機會成為亞洲的轉運中心。時間軸拉回到台灣初躍上國際大舞台的時候,不正也是附近大國實施鎖國政策,台灣島才能有這個機會接觸國際貿易嗎? 而又為何時間推移了四百多年,台灣島在國際貿易鍊的角色仍然是處於被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