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荷蘭統治之下的台灣特性(05114251 陳宥廷)

1  

  1. 明朝中期的鎖國政策以及禁止夷船在沿海各省停泊,使得東來的歐洲人無法順利的與中國展開貿易,而台灣在地理位置上離福建沿海近,在貿易路線上,剛好是往南及往北的中心點,擁有如此的地理優勢,台灣逐漸顯現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在列強競爭的東亞海域下,台灣不僅是據點也是重要的貿易轉運站,閩南地區的沿海居民,早已把台灣當成與日本私自交易的據點;而荷蘭人利用台灣作為其與日本及中國交易的轉接點,並在台灣發展糖、稻米、鹿皮等產業;鄭成功不只將台灣視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更將台灣作為其龐大國際貿易體系的中心。台灣在不同時期扮演不同的貿易角色,受到東亞區域各國國內情勢以及對海外貿易政策之影響,島上的人民也隨之興起與黯淡。
  2. 荷蘭對台灣的治理除了要建立穩定的貿易制度之外,也想要逐步控管漢番夾雜的台灣社會,荷蘭人雖然處於統治者的地位,然而卻也受制於自身與漢人及番人相交錯的互利關係之中,除了要想辦法從番產交易中獲得大量的鹿皮,同時也進行著獎勵漢人來台開墾,增產糧食的目的。然而對番人來講,荷蘭人所謂的「占據重要貿易據點」以及漢人的「開墾土地」無疑是在侵略他們的家園,造成他們的反抗意識,迫使荷蘭人以武力保障其在台灣島上的利益。荷蘭人、漢人、番人三者建立的社會,在當時的台灣島上有著獨特的社會特性,而這個特性隨著時間的流動不時地在改變其樣貌,讓荷蘭人對台灣的統治政策產生不同的影響。
  3. 綜上所述,荷治時期的台灣其實有地理位置上的優越以及社會結構的複雜性,然而這些特性隨著東亞區域不同的情勢也一直變動著,例如明末清初之際,越來越多受到戰火波及的漢人往台灣地區移動,漢人大量的移入使得荷蘭人對其產生恐懼,漢人亦對荷蘭人的聚斂產生不滿,而引發了郭懷一事件。而隨著荷蘭人的離開,台灣的特性究竟是存在還是消失,值得我們討論。

1 則留言:

  1. 陳同學您好:
    觀看全文似乎較難理解您想表達的重點為何。是想呈現荷蘭統治台灣時期與漢人的矛盾嗎? 那麼您認為的矛盾為何呢? 為何探討他們之中的矛盾是個重要的問題? 請說明之。

    另外,建議未來PO文可採用14號字體,方便同學閱讀,感謝!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