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面對到兩樣問題:
1. 將士掛念家屬,為求生計,部將兵員叛變層出不窮。
2.鄭氏作為根據地的閩南地區,山多田少,糧食需要靠外地供給。
若是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導致軍心渙散,無對抗清廷之力。鄭氏必然會對這些現象感到擔憂。鄭氏要同時解決上述的問題,就要有兼具:能安頓將士的家眷、可以提供糧食兩點為目標的新根據地。
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提到,何斌顯向鄭成功以「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推薦台灣,這句話簡短卻揭示了台灣有地、有糧的優點。我認為正是何斌提出台灣的地位能解決上述兩點困境,而說動鄭成功來台發展的。
二、鄭氏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透過對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的分析,大概歸類出鄭氏能成功在台灣屯墾的兩大脈絡:
1.鄭氏來到台灣,目的是要解決將士家屬的安頓及糧食不足的危機。所以來到台灣後,必定是需要去瞭解土地狀況及現有的糧食狀況,要獲得土地及糧食的資訊,就要先和台灣當地的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提到,鄭氏軍隊登台時,缺糧嚴重,甚至必須要向廈門緊急徵調軍糧。在這樣的混亂中,軍中難免有投機分子,對當地軍民搶劫,要安撫百姓的鄭氏自然是不能容忍此現象,便要求積極嚴懲這些士兵。如此一來,也達到了讓鄭成功與台灣居民「立信」的關係。
鄭氏與當地居民有了這層關係之後,也才方便鄭氏將台灣百姓納入為軍隊產糧的生產力當中。同時,鄭氏在台設立了行政區,並進行了土地(田園冊籍)調查,這些資料可以作為下用:
(1.)可以作為徵稅的依據
(2.)方便進行土地的開發設計
(3.)承認當地居民的土地權益(這也有安撫當地居民的效果)
鄭氏也知悉,在台漢人終究不是台灣人口的多數,拉攏台灣土著對於開發台灣耕地,有直接影響。所以積極的巡視土著各社,親自拉攏他們。
2.鄭氏軍隊人數龐大,不可能由台灣原居民就能負擔他們的軍糧供應,所以鄭氏下令軍屯,以求自立更生。但士兵不能、也不可能全數全力來投入農務,勞動力依然是不足的。此時,鄭氏有了兩樣政策,拓展了台灣的勞動力。
(1.)將士家眷遷台:上段有提及,鄭氏軍隊有為數不少的將士因為掛念家屬的緣故軍心渙散,所以鄭氏需要一個可以安置將士家屬的根據地。處理完台灣初步的安撫居民及土著後,鄭氏已經讓台灣是確定可以開始移民的地區,而這批移民正好可以來負擔勞動力,可謂一石二鳥。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還提到了另一樣觀點,就是家眷的移入,對將士而言也有人質被扣留在台灣的感覺,以至於將士更加不敢輕易的叛逃。
(2.)招納流亡:這其實一開始並非鄭氏有意為之的。而是清廷對了對付鄭氏兒下達的海禁政策,遷界令導致了東南沿海一帶造成了極大的混亂。《華夷變態》中提及:遷界後,居民無家可歸,因此犯險,甘度禁令,投靠鄭氏。這個非正式直接為之的因素,雖然不是刻意的,卻也為鄭氏吸收了不少勞動力。
三、糧草政治
鄭氏經營台灣,其目的源自於經營部隊,經營部隊,源自於經營國家。鄭氏扶植的這個國家雖然是急劇邁向衰亡的,但他不願意向父親鄭芝龍一樣見風轉舵,投降苟安,他寧可領導僅有軍隊,反抗入侵政權。鄭氏僅有的軍隊,懷抱的是驅逐外來入侵者的志向在作戰,但是因為根據地的糧食供應不樂觀,所以為了溫飽而拋棄理想者也甚多,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夢想不能當飯吃。《台灣外記》中提到:「苟國無食,雖有忠君愛國之士,亦難以治其國。」、「倘餉一告匱而師不宿飽,其欲興邦固國,恐亦難矣。」鄭氏自己清楚,若是自己要有效的治理軍隊,達到有效治理國家的目標,糧食正是自己需要迫切經營的第一目標。讓軍隊自行在根據地產糧,兵是農,農亦是兵,兩者鞏固國家的重要元素緊密結合,糧食溫飽軍隊,軍隊支撐國家,軍屯正是在這樣的脈絡下建立的治理制度,這制度也有效的幫助了鄭氏在台灣這塊根據地的經營。
關鍵詞:鄭氏、屯墾、治理、政治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