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鄭成功必須跨海佔領臺灣?又如何及為什麼必須進行什麼樣的屯墾?從中可歸納出哪些治理的必要步驟及其緣由?
鄭成功原為反清復明所設定的基地於閩南一狹長地帶,此地山多田少,糧食難以自足而多由外應,然金陵戰敗後,起義的根據地又更為限縮,因此面臨糧食困乏、佔有地安全的窘境,而要上戰場的軍隊是不能有後顧之憂的,因此鄭成功必須另闢地點使軍隊能蓄勢待發。
在鄭成功之前,鄭氏也非與台灣毫無關係,早在前期,鄭芝龍就曾勸巡撫將福建饑民移至台灣。何斌又從旁極力說服鄭成功
(何斌云:「數日到台灣,糧米不竭」) 因此在沿海人民及鄭成功本人皆對台灣不無認識,且鄭成功以為台灣糧食充足的狀況下,台灣即符合鄭成功的所需之地。在前進台灣之途中,遇上強大風雨,也讓鄭成功毫無後悔的餘地,更加強其攻臺之決心。綜觀上述的因素,以推敲因地理位置、歷史經驗、糧食誘因、氣候推使導致鄭成功選擇台灣作為其新佔有地。
鄭氏時期的田園分為三大類:一為接收荷蘭時代的「王田」,實變成為鄭氏政府的「官田」;另一是由鄭氏宗室、文武官員和有力人士招佃開墾的私有田園是為「私田」;最後為駐防各地的軍人,就所駐之地開墾而成的田園是「營盤田」。
營盤田的目的是在寓兵於農,其一是可以解決軍糧匱乏的問題;其二是可以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自耕自食可謂是一舉兩得、最速成的辦法。而鄭成功的八條諭告內容看似保護當地百姓,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其要安穩地繼承由荷蘭人手中接收的「王田」這塊大餅。在經營農地上,土地未施肥,耕種採粗放方式,因此水利建設方面也是草草了事,採此農地用盡即另闢新地耕作的方式,看出其未有永續發展的意圖,而文末提及鄭氏開墾的區域已遍及台灣全境,我猜想有這項成果是否與耕作粗放以至於換地頻繁有關聯。
必要的治理步驟為:
1.
土地分配:治理必須最基本的先滿足人民的生理需求,而要有足夠的糧食,最簡單的方式即是分配土地讓人民耕種,而財產的分配必定引來許多紛爭,因此有明確、清楚的土地劃分始能降低衝突,像是鄭成功諭告中所指「不許混圈土民即百姓現耕田地」
2.
水利設施:因氣候因素,在無雨季的時期農田需要運用灌溉來從事生產,水利建設能提高收成次數及水源的分配。
3.
防範叛將:士兵是維持一地安全的主要關鍵,而鄭氏時期士兵更是勞動力的主體,因此軟硬兼施皆必須把軍人留下,否則將一次面臨安全、勞動力上的問題。
4.
招攬民心:當人民順服於統治者,反抗、動亂事件自然減少,而軍人解決內亂事件之頻率降低,也助於鄭氏反清復明之志業。
而這些治理策略主要是針對,鄭氏的最終目標是返回大陸反清復明,台灣只是其養精蓄銳的所在,因此在臺的治理首要是將一切安頓地有秩序,降低阻擋其反攻的人、事、物。
李同學好:
回覆刪除您於四點治理步驟中,敘述了治理緣由,然而顯見了引述曹永和先生史料外,行文中野照應出許多您個人對於各項治理施為的評價性解釋,以下提出幾點您可繼續詳加論證的觀點:
土地與財產的分配何以是治理施為的基礎?
鄭氏招攬民心的具體作為有哪些?民心與治理之間的關係為何?
李同學聽起來好生疏喔嗚嗚嗚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