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曹永和的見解來看,十七世紀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最大原因,其實是出於「貿易利益」。台灣在中國古籍中曾經多次出現,孫吳到隋朝都有經略台灣的紀錄,但是都沒有顯著發展,最大原因就是對於當時,經營台灣並無利益可言,而開拓蠻荒之地意味著就是大量的資源消耗,在那個中國人口並不算太過稠密,航海技術又不佳的年代而言,台灣就算建設也是賠錢貨。
- 然而到了有人稱之為「大航海時代」的十七世紀,歐洲各國爭相開拓更大的海外貿易市場,越大的市場意味著越大的利益,居於亞洲霸主地位的中國自然是各國爭相貿易的對象。而中國周邊的各國,既有本身的市場利益,又有和中國打交道的經驗和可能,自然也成為了貿易的對象。而貿易有人市場後,最重要的有兩點:「原料」和「交換時間的長短」,有了更多的原料,那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商品可以賣出去;交錢交貨的時間越短,接觸越頻繁,貿易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其中後者又比前者重要,畢竟貨品再多賣不出去也是枉然。一開始西方國家都是先想到要解決後者,畢竟貨品還是可以從本土或是其他殖民地運過去。
- 而要同時達到這兩個條件,最佳辦法自然就是在中國、日本、東南亞附近找一座未開發又資源豐富的島嶼作為前線基地。台灣自然成為不二「島」選。
- 因此葡萄牙和西班牙佔據了澳門等地作為據點,掌控著歐洲對中日的貿易。荷蘭一開始也是想要解決路程太遠的問題,因此先攻澳門,後佔澎湖。然而最後發現台灣有利可圖,因此走向台灣,西班牙眼見荷蘭取得台灣南部,恐懼荷蘭競爭,進而在台灣北部開始經營。然而在中日海禁鎖國後,西班牙對於東亞的兩大國都無法貿易,因此削弱的經營和防禦使得荷蘭有機可趁驅逐之。荷蘭在占領後也漸漸引進漢人開墾並加以控制原住民,漢人成為荷蘭開拓台灣的先驅,但受到荷蘭的剝削,也因此,在漢人日漸增多時,他們也開始越來越不滿荷蘭的剝削。
- 可以看出,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以及之後加入的英國,皆是因為商業利益考量才抵台灣本島,並加以經營,甚至相互攻擊,然而身為東亞強國的中日兩國,卻沒有坐上大航海時代的順風車,一起發展海外貿易,明廷持續了海禁,日本施行了鎖國。對於中國而言,與其投資在前途茫茫的商業投資,明廷對於切實地解決沿海倭寇問題為首要,貿易自古往往都是虧本行為,商人更是唯利是圖的社會底層,力行海禁,使的國際上中國商品價格提高,沿海走私盛行,而本來為了預防通倭的政策,也更加造成了反效果。
- 歐洲各國在台灣看到了商業利益而爭奪之,中國對於海上貿易看到的是不穩定的利益和切實的亂源,因此禁絕;來台漢人為了獎勵和自身利益。其實都是為了自身考量,利益考量,即為台灣的起始點。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台灣的利用:利益開始的世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請附上真實姓名的標籤,謝謝合作!
回覆刪除黃同學您好:
回覆刪除全文可看出您對台灣史的荷治時期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但尚未能看見您想提出來與同學們討論的問題為何。請試圖依據您對於各國「利用」台灣的知識,提出可供討論的「論題」,我們才能進行交流! 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