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芝龍擁立明朝唐王和降清都是為自身的利益,可以明顯感受到他的海商性格,而其子鄭成功也有著類似的家族性格。但在鄭芝龍降清後,統領大量水軍的鄭成功既不需要擔心因背叛明朝而來的責罰,也無須擔心清廷不要他這種不可多得的人才。鄭成功卻仍堅持與清廷作戰,清廷多次招撫他卻都遭到拒絕,鄭芝龍也因此被殺。鄭成功如此堅持與清廷抗爭的原因為何?
- 鄭成功在與清廷的戰爭中多次失利,使他發覺反清復明的大業非一朝一夕可成。隨著戰敗的次數增加,其以閩南為中心的占領地也逐漸縮小,這使原本早已是問題的糧食生產顯得更為棘手。此外,為使兵士將領能無牽無掛的作戰,軍眷的安置也成為重要的課題。戰況越趨緊迫,鄭成功實在必須盡速轉移他的根據地。而位於貿易要衝的台灣島雖是海島卻不像金廈那般狹小。島上由為數不多的荷蘭人統治著,有著一定程度的開拓基礎。他們統治下的原住民和漢人因受壓榨早已有所不滿,並期望漢人政權的到來。這些特點不但使鄭成功面臨的部分問題得以解決,也使他可以繼續經營海商事業。台灣島實在是鄭成功的不二選擇。
- 鄭氏家族視台灣島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他們並非想要永遠的在台灣島上生活,但又不是短期的佔領。所以他們以一種消極的方式經營台灣,只為解決他們在反清復明上遇到的問題。在戰爭中人力和糧食是不可或缺的,故鄭成功不打算清除先來的住民。這些先來住民容易管理且能立即的提供糧食。鄭氏家族還招募因清廷海禁政策而出現的流亡民眾來台拓墾,
藉此增加糧食產量和人丁。 此外,鄭成功給予軍人金錢和糧食並允許、鼓勵他們圈地開墾,同時清查土地利用情況, 此舉是承認先來漢人的既得利益,收復民心,也是確保稅收。上述的政策使鄭氏家族確保了人力資源和糧食資源。在墾植方面他們減少非糧食作物的甘蔗栽種面積,增加米糧的種植面積。 但鄭氏家族並沒有努力改善種植的技術或進行大型的水利設施工程以改善台灣南部夏季降水不穩的問題,對於縱貫山脈以東的後山地區也無心進行拓墾。這一再顯示鄭氏家族對於台灣的消極治理,他們對台灣島進步的幫助實為剛好符合自身利益的舉動,「開山聖王」的名號也只是碰巧到手的。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鄭氏家族的企業經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