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治時期的臺灣被定位為東亞轉運站,但在這之前,臺灣並不常見於歷史記載中,可見臺灣躋身世界舞台並非發展地如此理所當然,應有其前因後果、脈絡可循。我想,筆者欲促使我們思考的是:為何直到十六、十七世紀臺灣才逐漸顯現在世界貿易的網絡中呢?除了佔盡地理之便,筆者告訴我們,仍有許多的原因交織而成,才得以勾勒出臺灣當時的圖像和面貌。
以下根據筆者描述,分成中國、日本以及西方的海上強權,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為何當時的臺灣擁有它的重要性?」:
1. 中國方面:明朝實施海禁政策,外國商隊想要與中國進行貿易,合法的管道被侷限於朝貢一途,但僅此一途,並無法滿足外國與中國貿易的供需平衡,這使得海盜、走私貿易盛況空前。除此之外,閩南沿海的陸地開發情況逐漸飽和,漢人為了維持生計,迫不得已另闢新途,懷著不安的心,乘坐戎克船渡過黑水溝,到達一片從未踏上過的陌生土地—臺灣進行開墾,這也使得臺灣和中國之間的往來逐漸跨越海洋的隔閡,絡繹不絕。
2. 日本方面:倭寇及日本商人於早期便有到達臺灣經商的痕跡。而到了豐臣秀吉時代,他擁有欲佔領全世界的抱負,因此鄰近日本的臺灣也被視為其掠奪的首要目標之一。雖然最後因為他的死亡,征服臺灣這項心願並沒有付諸現實,但這卻也讓當時佔領馬尼拉的西班牙政府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日本的威脅、臺灣地位上的重要性。此外,由於日本處在戰爭時期,臺灣的鹿皮在日本有龐大市場,因此荷蘭東印度公司治理臺灣期間,在對日本販賣鹿皮的貿易上獲利頗豐。
3. 西方的海上強權方面:由於航海技術的提升,西方勢力逐漸入侵東亞。臺灣位於南洋與日本的中心點,且又鄰近正在實施海禁政策的中國,佔盡了地理的優勢。南來北往的商品欲進行貿易皆必須經過臺灣,西班牙及荷蘭即看上了這點,且臺灣當時又是個三不管地帶,沒有任何政府管轄,因此,它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綜上所述,明朝政府的鎖國政策造成官方對外貿易的停滯,以及走私、海盜的興盛。此外,加上漢人移民、荷人鼓勵漢人開墾等等元素,臺灣海峽在這個時期熱鬧了起來。另一方面,由於航海技術的進步,歐洲強國得以橫跨地球,來到東方建立殖民地、進行貿易、傳教。在此消(中國的鎖國政策)彼長(西方國家的抵達)之際,位於東亞貿易鏈中心位置的臺灣,展現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