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清代臺灣的災害引申的問題?(政二B 陳英男 04114272)

1. 臺灣是一個雨量多而集中,也位於在颱風進襲的位置,加上地勢嶮峻、河流湍急等,常會有風災水災的出現,因此清代臺灣要防治災害發生,是建設臺灣的基本問題之一。

2. 災害成因主要分為(一)自然影響,臺灣的水系,受地形支配,山脈分水嶺向東西流入海,河道短促,坡度又急,都成急流。臺灣的山,含沙率高,萬一發生了颱風或暴雨,水位暴漲,河水泛濫,會對居民做成麻煩。(二)人為原因,臺灣原本到處是荒野密林,為了開闢農田,須砍伐樹木,加上沒有任何計劃將山林濫墾濫伐,過度的發展,使密林數量減少。
因自然及人為的影響,增加了臺灣的自然災害次數,也增加了當時清代政府對臺灣的救災費用,減少了收入。

3. 關於災害帶來的損失種類比較多,農業、工業、居民等等都有嚴重損失,特別在農業,如文章提及「乾隆十八年秋八月,大風,禾稼損傷。」、「光緒二十年七月,大雨施行,五穀多損。」(清代臺灣之水災與風災)等都能看到農業的嚴重性。臺灣作為發展中的地方,農業是最基本的要求,不單是可產生糧食,更可以成為國家財政之所資。當颱風或暴雨時,農產物會折毀枝幹或浸淹,會影響農作物的成長或泡流失,而且洪水氾濫淹沒農田,導致政府向農業收取利益大減。也有其他的損失,如建築的損失,可以導致工業停滯,鹽、糖再沒有生產地方,房屋吹倒,居民流離失所,人口嚴重傷亡。以上的情況會引起嚴重的後果,颱風暴雨帶來的結果,糧食流失、農業物失收,使糧食的供給終止,發生饑荒,死亡提高。死亡提高時,就會引發流行疫病等情況,衛生狀態轉劣,而且田園荒廢,糧食不足,會導致土地荒廢,生產力下降,在這種生活環境條件下,加上民怨、物價上漲等因素,災民生活更加艱困。

4. 其實災害不單對農業經濟有影響,流行疫病的傳播也是非常有影響,災害發生是一定會影響環境,也會做成大量傷亡,加上在上一點有說明災害能破壞建築,建築被破壞怎樣放置屍體,流行疫病就從屍體傳播,加深災民的生活困難。在「臺灣歷史上的疫病與死亡」及「清代臺灣之水災與風災」都記錄了郁永河在臺灣採硫磺時遇見了災害及疫病的情況。以上提出的事情是災害導致的問題,但並不是其他的問題不最重要,而是以上的問題,最後都會影響到當地的臺灣居民。

關鍵詞:災害、農業、疫病、居民

副題:清代政府對臺灣是積極進取還是消極面對?

在三篇文章中,不論是災害的過程、疫病的傳播還是械鬥的發展,清代政府都對臺灣做了防範設施,但是政府的準備都是往往發生了才出現,這樣是積極還是消極呢?不能說政府沒有積極做出準備改變,但政府可以從荷蘭、明鄭留下的書籍得知臺灣的災害、疫病,在發生問題時就能解決,如果在問題發生後才解決,是積極嗎?
另外我有一種想法,這三篇文章是否有關聯性,從災害引起疫病及械鬥,簡單說,當災害發生後,一定對糧食及居民利益有影響,各族群為了生存,有可能與其他的族群爭奪地盤,爭奪過程中會有死傷,加上當時臺灣的衛生欠佳,導致疫病傳播。

1 則留言:

  1. 根據您的文本,有以下提問:
    首先,第一段看起來像是綜合本周文本的摘要,那麼想請問您,為何您覺得這些內容是值得被摘要出來並提出來討論的?也就是這些內容的重要性為何?
    其次,「以上提出的事情是災害導致的問題,但並不是其他的問題不最重要,而是以上的問題,最後都會影響到當地的臺灣居民。」所以究竟在一地的治理當中,您認為什麼才是重要的?
    最後,不曉得您的副題與前文是否有關聯?若無,那麼此篇作業的「主題」為何呢?「清代政府對臺灣是積極進取還是消極面對?」此一問題,您的回答是?
    最後是書寫上的小提醒:「清代政府都對臺灣做了防範設施,但是政府的準備都是往往發生了才出現」一句,是否前後矛盾?防範設施是否本該是事情發生前就做好的?所以清朝政府到底有沒有做防範設施?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