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維持生產力作為清領臺灣的首要目的

  1. 在《清代臺灣之水災與風災》文中,在關於災情的統計資料與清廷的處理方法之中,皆能夠體現臺灣在清廷統治下的定位並且說明如何發揮臺灣的生產力。
  2. 文中提及,農本思想下的臺灣主穀栽培,當災害發生而影響生產時,受到影響較大的往往是平時素來接受臺灣米糧輸入的漳、泉、福州,可能造成當地民心不安、社會動亂;而臺灣本島之糧食反而不至於到達飢荒的程度。由此可推出清領時期的臺灣扮演著穩定福建一帶之統治的要角。
  3. 藉此可知在臺灣的治理,將聚焦在如何有效發揮生產力,這可以解釋為何在其中一次的災情中,雖人民死傷甚多,但因農損不大,上奏朝廷「未成災」,因為人員的傷亡無法事後補救,只要土地等生產要素不受太大影響,只需再度有人民前往從事耕作即可;也可以解釋為甚麼要在災後「反流亡」,當一地受災而難以耕作導致人民須流亡至他地覓食,將導致流民所至之處的糧食供需不平衡,進而造成民心不安與動亂,如此將同時損害多處農地的生產力,成本過高,不如賑災,協助受災民眾進行事後重建,回復當地的生產力。
  4. 而統計數據中所涵括的項目,呈現出什麼對於維持治理是重要的。在文獻中可以得知,保留的統計數據中多半記錄著死傷人數、房屋毀損數和受賑人口。當一地之生產力受到影響,最需要計算的是發揮土地功用的人,也就是生產力,因此除人數外也須將民眾之居住納入考量。藉數據可知基本上對於清廷最重要的是臺灣的生產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