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認為,本周三篇文本皆或近或遠地圍繞著「人之生死」議題,而一地區總人口的生死問題,與國家的生產力密切相關,如勞力人口的多寡以其所栽種之作物產量,變直接地影響了國家的經濟規模與發展,故筆者認為「如何管理地區生產力」為政權不可漠視的治理問題。
- 在〈清代台灣之水災與風災〉中,大小風災水災在當時造成台灣人口、財務損失慘重,然而清領時期之社會以農為本,將農產物視為國家重要財政,更視台灣為內地閩南地區的重要糧倉,故而清朝政權對於台灣災害程度的判斷,便是以「農產物的損失」作為基礎,若災害未造成作物的大幅損害,則將不被清朝所重視。而值得注意的是,與作物產出直接相關的,便是農業勞力人口,因此災害若傷及大量人口,便會造成勞力人口的減少,國家生產力亦將會隨之降低,又進而影響稅賦的收入,減少國家的財政收入。故而筆者由此提出,災害所帶來之人力及物力損失,將有害於清領之經濟發展,因而清領政權於災後所採取之復甦政策,便是其治理思維彰顯之處。
- 於〈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一文中,疾病分布與數量的發展可顯示出生產方向的改變。如〈台灣方志災祥〉的圖表中,僅顯示了13個年份曾發生疫或大疫,而其中12件都發生在19世紀,且集中於北台灣,而如此的疾病分布正與「開山撫番」之時期不謀而合,並與漢人在東部及北部開發的進展亦相呼應,故而筆者由此推測,人之生產方向的移動,亦伴隨著疾病的分布。此外,日治時期更以「社會問題」看待台灣疾病問題,如在樟腦生產地進行疾病防治工作,又指定優先防遏區,強制要求居民進行身體診察,並強行要求患病者服藥,由此可知,日本政權防禦措施選定之區域,是以疾病之於生產力的影響做為防治判准,並透過最少的人力及經費完成工作,顯示出治理與疾病之生產力控管的緊密關係。
- 另外,於〈械鬥和清朝台灣社會〉一文中可知,1860年後台灣械鬥逐漸減緩,漢族將衝突的焦點轉換為經濟利益,因為台灣商業作物的重要發展,增進了貿易的發展,並製造了許多工作機會,因而減少了遊民流竄及族群械鬥,社會亦較前期安定許多。由此,顯示出生產模式的改變,與社會問題的轉變息息相關,更因而亦改變了治理的方式,地方經濟勢力成為了區域的政治主導階級,共同利害更成為社會的關注焦點。
- 綜上所述,筆者因而歸結,治理施為必定須關注區域之生產發展,因生產模式影響了區域生活方式及居民所看重之價值,故地方治理必須對區域之人力、財務、生產模式有審慎的了解,方能產生有效的政治作用。
關鍵詞:治理、區域生產力、勞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