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拼圖遺失的一塊-文化
曹永和從荷治時期台灣作為東亞貿易的轉運站開始,到鄭氏時代時台灣的貿易關係,都有相當詳細的描述與史料佐證。但是,回想起在高中時期學習歷史時,除了貿易、地理位置外,最重要的是課本會提到各個時期帶來的不同文化與特色,例如荷治時期時,荷蘭人對原住民的文化進行改造,當時荷蘭的傳教士從西拉雅部落,開始推動基督教信仰。為了使原住民能更了解基督信仰,開始把宗教教育制度化,並於新港社成立臺灣史上第一所學校,課程除基督教教義外,並傳授以拉丁字母讀寫原住民語言。而在鄭氏時期時的陳永華啟奏鄭經,請求興建孔廟、普設學校等,兩個不同時期有著不同文化特色的政權,曹永和卻並未對其文化、教育、思想上對台灣的影響加以提及,但為何如此心思縝密、能提出許多史料佐證觀點的曹永和會忽略文化思想改造這部分?
二、台灣不被提及特性
若回到過去曾閱讀的《環中國海域交流史上的臺灣和日本》,對台灣島史的特性並沒有太多的討論在這上面,但缺乏文化等人文活動的歷史,必定會影響歷史研究的全面性。然而這幾篇從荷治亦或是鄭氏墾殖這兩個帶給台灣有相當大的思想改造時期,曹永和依舊沒有提到台灣在思想與文化上的改變,但是他筆下的台灣,隨著國際強權的興替與轉換,成為輪流被侵占的對象,台灣也就被形塑成一個被動的角色。或許對他來說不管在怎樣的政權統治之下,即使外來政權帶來思想的改造,仍是強權手上勢力消長的附屬品。然而也可以繼續思考,即使在四百年後的台灣,彷彿仍像四百年前般,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動,處在被動的地位中。
關鍵字:文化、被動地位、台灣特性
沓同學你好,關於你的提問以下幾點提供你深入思考:
回覆刪除曹永和筆下的台灣並沒有強調文化思想改造,以強權興替與轉換由台灣島的角度觀之,進而顯得台灣的被動處境。
請思考何以在形塑荷治以及鄭氏統治上,不同描述者會有如此差異?
何以曹永和認為國際貿易互動與在台農業墾殖相較於思想的改造描述在理解台灣歷史上更為重要?
學姐你好
回覆刪除我認為在不同描述者(國高中課本、曹永和)所撰寫的歷史會有如此差異的原因是因為描述者的用意不同,前者除了簡化歷史過程外以讓學生容易背誦外,或許在歷史解釋上有政治意涵,可能是傳播理念或是選擇對國家較為有利的歷史陳述,透過加入文化層面的內容加深漢人傳統的根深蒂固等;曹永和受到年鑑學派的影響,因此在撰寫歷史上看重地理、物質等因素對歷史的影響,希望透過客觀、去政治化的角度,讓歷史超越政治化的限制(台灣島史概念一文)。
也因為上述原因,對曹永和而言,將不同種族、語言、文化層面的觀點排除於歷史外,是為了讓歷史脫離政治層面的影響與限制,讓台灣史能真正與世界潮流做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