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略談風災水災與民變的關係

        災害對政治的影響除了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救災賑災等政府介入工作外,另一個影響就是對於政權的穩定性,也就是可能造成社會不安甚自是民變,但是否災害和民變有直接關係或許是可以討論的。
        按照〈清代台灣之水災與風災〉的論述而言,災害最大的影響造成的是飢荒、土地荒廢、人口流亡、疾病流行、物價飛漲等,在災害之後人民無可溫飽,流亡、聚眾成匪甚至是反抗都是可以想見的結果,筆者藉由〈清代台灣之風災與水災〉一文中台灣的民變和風災水災的關係關於風災水災的月分和朝代統計,以及網路上維基百科所列舉(刮號中月份為起事月份),蔡機功(10月)、吳球(7月)、劉卻(12月)、朱一貴(3-4月)、吳福生(2月)、莊大田(不詳)、林爽文(11月)、陳周全(2-3月)、朱蔚(10月)、楊良斌(10月)、張炳(10月)、洪協(10月)、洪紀(12月)、林恭(4月)、戴潮春(年初-4月)、洪欉(11月)、施九緞(10月)等17次民變作為樣本,來探討民變和風災水災是否有其關聯性。
       在以上所舉的17次民變之中,起始發生時間在陽曆一到十二月的次數分別是0次、2次、1次、2次、0次、0次、1次、0次、0次、6次、2次、2次,雖然換算成陰曆大致會有前後一個月的差距,但仍可看出民變集中於冬春之際,夏季幾乎沒有;而按上圖右表所示,水災風災多集中於六、七、八月的夏季,正好冬春二季的風災水災甚少。筆者推估可能是在夏季的災害之後,到了冬季民無糧可生存,加上其他因素(例如族群不合等因素),進而導致了民變的產生。
       另一方面以朝代來做考量,如下表:
可以看出民變與水災風災成完全正比關係。

關鍵字:民變與水災風災

1 則留言:

  1. 黃同學您好:
    請問您探討民變與風災、水災之間是否有(直接?)關聯的目的為何?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