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中國實行的海禁政策是造成當時的經濟與政治局面形成的最大重點。當時主要有兩大現象,即為希望能突破海禁政策與中國進一步交易而占領台灣之國家,以及放棄檯面上交易途徑而直接遊走於地下貿易的海盜文化(筆者以海商集團稱之)。
- 海盜文化或許在社會道德的規範下是不被允許的,但我認為在現實社會下為了利益為了生存,而導致這樣的文化出現,也不是不能被理解的,而我認為海盜文化如果拿來在現今社會去做對比討論,就如同大麻是否應該合法化之議題,你如果限制他並視為不合法,取締的情況下是否反而造成暗地之大麻交易更加猖獗,甚至使沒有被取締的最大廠商可以享有最大利潤,因而更加提升由這條途徑賺錢的慾望,我認為是可想而知的。
- 其中鄭芝龍被招降的部分我認為也是相當高明之手法,我們都可以理解到當你有一個強大到無法掌控或與之抗衡的敵手時,與其去找尋他幾乎難以擊破的弱點,不如與之結盟,利用其力量,去掌控你也無法控制的勢力,反而能事半功倍。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在班級中,有較叛逆不好管教的孩子,你越責罰他,反而會更激起他想與你抗爭之心情,這時候要做的反而是將叛逆的孩子的頭找出來,並告知他需要借助他的力量去管理這個班級,於是這股反叛力量即有可能在下一面反而變成你手中最大的武器,我認為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斡旋技巧。
- 鄭芝龍運用之手腕也是相當高明的,他表面上數次擊敗荷蘭,但實際上並沒有徹底擊敗,只是運用手段使荷蘭願意安於台灣,而不是前進中國本土,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他必須將部分利益給予荷蘭,但是他可繼續於海上賺取龐大利益,也減少了荷蘭想與他競爭中國龐大利益的企圖,無疑是犧牲小小利益,但卻維持了龐大利益。
- 另一個部份我認為可以討論的是當中人性的部分,當時漢人因懼怕荷蘭人可能會與他們爭奪與土人交易的利潤,因此從中煽動土人與荷蘭抗爭,最後導致反抗的土人被攻擊,漢人也被驅逐。我們不禁可以思考現今台灣的政治是否也是如此,兩大黨派希望可以獲得較多選民支持,也同樣害怕另一黨派與其競爭,因此運用了一些手段以及手法從中使選民彼此產生意識或種族對立,藉而鞏固黨之選票。或許看下來是達到了他們的目的,但最終會因為這樣的惡性鬥爭,而損失利益或權力的,無疑還是生長在台灣的人民。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以台灣歷史探究商業手法與反思現今台灣政治與社會(03114102張鈞惠)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同學您好,我想回應第四點並稍提一些疑問
回覆刪除「鄭芝龍運用之手腕也是相當高明的,他表面上數次擊敗荷蘭,但實際上並沒有徹底擊敗,只是運用手段使荷蘭願意安於台灣,而不是前進中國本土,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他必須將部分利益給予荷蘭,但是他可繼續於海上賺取龐大利益,也減少了荷蘭想與他競爭中國龐大利益的企圖,無疑是犧牲小小利益,但卻維持了龐大利益。」
如果鄭芝龍卻有本事多次擊敗荷蘭人的船隊,況且台灣確實也是鄭氏船隊來往南洋、日本之間的必經之地,鄭芝龍有什麼理由選擇了「和談」,而非如後期攻佔台灣,把這個想來分杯羹的外來勢力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