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滿清政權在甲午戰爭挫敗後,1895年於日本料亭-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其主要協商內容為賠償日本軍事費用、提供租稅減免、放棄朝鮮宗主權、割讓遼東半島、台灣等多項不平等條約,依據國際法原則訂定下,當時台灣的主權歸屬已確實移交於大日本帝國,於法理上日本的統治有其正當性與合法性。
- 雖然當時有給予台灣住民兩年期限,去抉擇是否要遷回中國大陸,否則即代表希望成為日本臣民;其結果為搬遷者寥寥無幾,因為大多數來台的漢人已有在台置產,抑或是歷代祖墳皆葬於此地,筆者推測日本初期留台者並非真的順服認同日本政權,而是抱著大不了與其幹架的心態,因此,日治初期的武裝抗日活動十分頻繁。
- 從方孝謙先生《英雄與土匪:日本據台初期的敘事認同》關於富商李春生訪日一文之中,可以看出一位傳統的仕紳階層,在面對國籍身分轉變時的衝擊與心態轉變,李春生以孟子對大丈夫看法自喻。原文如下:
-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作為新附之民的李春生不因喪國而悲傷,從他剪除辮子、換洋服可以看出其對清朝不帶有一絲留戀,但是在看到日本西化後的各種面向後,在漢族傳統儒家道德與兩性觀之下,他卻又透過保有文化認同以自豪,可以看出他並不在乎國族認同方面。或許是自古以來的中國政治天命觀,使得漢人民族對於主權意識的概念較西方不同,只要統治者能達到其最大利益即是好的政權,但是一旦發現權益受損必會造反,這點可以從西來庵事件來印證,日治初期的武裝抗日活動並不是都為回歸清國而戰。
- 國家認同是凝聚社會力量很重要的基礎,由於日本把台灣當作國防要地,在《台灣領有》中看出日本下了很多功夫,統治五十年間透過教育、保甲制度、警政制度來推行的同化政策與皇民化運動,都是為了培養出能為了天皇奉獻生命的國民。時至今日,我們的政府仍在推行許多政策來塑造不同國家認同,從修改課綱中是要用「日治」還是「日據」可以看出兩派各有其為了統獨目的,但是我們需要問的是,我們要國家認同要做什麼?是要對抗敵人?那麼敵人是誰?筆者認為不管選用何種語境,我們應該多了解歷史事實,客觀地去剖析利弊,並且去承受後果,這是戳破維持現狀的虛假泡泡的有效方法。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日本統治時代台灣住民的國家認同(05114102高翊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高同學您好,以下針對貼文進行提醒:
回覆刪除得出對於當時日本統治下之台灣居民國族認同可能不存在之後,便是再度重申探討敘事認同之作者結論,而經過幾週的訓練,切勿將問題留在最後,拋出而未進行探討!
請試圖將後續之提問,發展成論述!
高同學您好:
回覆刪除請問您認為歷史如何客觀?歷史可以等於事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