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聽到「語言是族群的靈魂」這種說法,其產生的原因並非自然,而是透過人為建構而成。語言為日常生活之根本,是人與人溝通的必備橋樑,因此,每當統治者來到一個新的領土,面對與自己不同的語言,不免帶有歧視、忽略的態度來看本土語言,更甚者則想將之排除、同化。統治者常把語言作為一種手段,用來形塑新佔有領土之人民對於自己國家的國族認同、作為民族意識的象徵。臺灣的歷史即為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文獻的記載,可以看出來臺的統治者,不管是日本人或是國民政府,他們都想透過語言教育的方式,樹立臺灣人民新的國族認同。
- 從明清時期,來臺之漢人移民大致可依祖籍地分成講閩南話的閩南人、講客家話的客家人,其多為求生而來臺,尚未有以臺灣為永居地之想法,因此只對於來自同鄉的漢人有親近感,進而產生鄉黨情結、民族認同,尚未有對於國族認同系統性的建構。直到1895至1945的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防範歐美國家勢力之滲透,保住東洋強權的角色,考量國防目的後,決定透過馬關條約向中國要求割讓臺灣,遂臺灣成為其第一個殖民地。日人來台後實施同化政策,欲建立威信,臺人始面臨國族認同之課題。從日治初期開始,日人便設立免費的國語傳習所,欲透過傳承日語的手段,使原本的在台居民認同自己是所謂的「新日本人」,並希望在強敵環伺的國際關係下,能於日本受到他國滋擾、侵略時,能挺身而出,捍衛皇室以及「自己的」國家。雖然這樣的成效顯著與否有待商榷,但可以看出日語教學一直是日本治台政策的一個核心,從未間斷、放棄。
-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棄台,隨即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打著大一統的旗號,宣稱臺灣人為中國人(但其時的中國早已被中國共產黨所佔領),獨尊華語(北京話),排斥其他本土語言,日語被禁止,臺灣的本土語言也受到無情打壓,媒體與教育機構皆視本土語言為「不入流」的方言,形成高低不對等的地位差異。這樣的變動造成此一時期的臺灣人在語言、國族認同上都產生混淆,不知道要把自己定位在什麼樣的位置。國語被國民政府當成是「中國人」意識的媒介,透過大量的傳播以及鼓吹,滲透至人民生活的各個角落,以達成其統一中國之目標,造成現今北京話成為臺灣的通用語言的局面。
-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伴隨著語言的傳承,國族認同逐漸被形塑而成。統治者為了統治目的、利益,將語言作為民族意識的核心要素,欲把國家的觀念帶給人民,並與說其他語言的其他國家作區隔。雖然現今國際化使得語言的流通不再侷限、語言教學之目的也更多樣化,但其所建構出的國家認同至今仍然存在,透過教育、傳承持續烙印在各國人民心中。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語言與臺灣的國族認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