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及《殖民地近代化統治中的社會學—後藤新平的臺灣統治談起》這兩篇文章中,皆讚揚後藤新平擔任台灣行政長官時,所採行「新醫學」的統治手段,不論是在解決「土匪」防治上的困擾,又或是整治臺灣環境所做出的貢獻,不勝枚舉,但這些成就皆為後藤新平在任時的作為,究竟他是何方神聖能做到上述的政績;有鑑於此,筆者根據文章所提,整理出後藤新平所擁有特質,來檢視這一些特質與他的政策制訂有無關聯:其一,醫師出身,並且曾遠赴德國研讀西方醫術;其二,遵從社會達爾文主義;其三,為日本「科學政治家」的先驅;其四,理性、功利的思考模式。
筆者認為上述四點特質其實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的,後藤新平前往德國習醫時,受到科學的啟發,以及當地盛行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影響,始以科學理性的方式思考,認同及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生物原則,回日後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統治,認為治國如治人,應對症下藥,治標治本為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學政治家」,在政策的制定、執行皆經過理性衡量,換言之,即是功利的計算,然則,《新醫學在台灣的實踐—從後藤新平〈國家衛生原理〉談起》及《殖民地近代化統治中的社會學—後藤新平的臺灣統治談起》兩篇文章作者卻不曾攻擊後藤新平的功利算計,反而贊同其治臺後,臺灣統治才漸漸走上正軌,殖民母國補助款項日益減少,最後甚至轉虧為盈。
針對此兩篇文章,筆者的問題為:
1.為何現今公共政策在經過功利的權衡後,往往會因有人不贊成而告吹?
2.效能與民主何者更為重要?
3.如果民主政治犧牲大部分的效能,使很多重大公共政策窒礙難行,代價是否過於高昂?
關鍵字:科學、理性、功利、後藤新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