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如何不從國際法來認識台灣?

不同的學者,論述時援引了國際法為自己的觀點或立場佐證,但這些學者之間,卻無法對同一個事件有一致的解釋。這代表國際法雖然是一項幫助我們分析歷史事件的標準,但實質上卻總是被不同立場包裝,而失去它作為標準的性質。我們也因此瞭解到,我們無法在僅主張使用國際法的狀態下,直接論斷某事件的涵義以及脈絡。
假如不從國際法來認識台灣,那台灣的地位還有法律依據可言嗎?這裡所指的並非撇棄國際法的地位,而是放下「唯有國際法可以做出解釋」之先入為主的觀念,來討論:假設國際法並不存在的,那麼我們還能用甚麼方式來理解我們所想要了解的過去?
會提出如此看法,是觀察出某些論述在解釋史料時,淪落於:「為了鞏固自身立場,所以勉強湊上國際法」。這樣一來究竟是站在國際法的立場上解釋歷史,還是為了解釋歷史而利用國際法,便無從得知了。

關鍵字:國際法、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