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學期報告大綱(修正)

關鍵詞:左派思想、價值觀、臺灣島史

題目:左派思想在臺灣的發展

假設:左派之價值在當今臺灣社會中已經沒落。若從長時段看起,是什麼樣的脈絡導向如此的狀況?

摘要:當今的臺灣社會中,具有階級意識色彩或是唯物史觀的論述並非被廣泛接受的觀點。目前的教育體系當中缺乏相關的素材可以作為近因,若參考曹永和先生臺灣島史的概念,以人、時間、空間三項因素下手,從馬克思主義傳入臺灣為起點,爬梳造成當今左派思想處境的脈絡,或可爲臺灣的左派思想構築出更加清晰的圖像。將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分析臺灣島的地理位置、歷史的趨勢、人為事件如何造就現今的情況。

篇章目錄:

前言——左派之價值觀
第一章——日治時期馬克思主義的傳入

  • 第一節:俄國革命掀起之浪潮
  • 第二節:從何處而來?
  • 第三節:由何者傳播?
  • 結語

第二章——中華民國接收與國共內戰
  • 第一節:冷戰時期之共產主義勢力
  • 第二節:介於中、美之間的臺灣島
  • 第三節:被視為敵對思想的馬克思主義
  • 結語
第三章——解嚴後之情形
  • 第一節:蘇聯解體之影響
  • 第二節:與中、美關係的改變
  • 第三節:社會的開放
  • 結語
第四章——現今的民主化社會
  • 第一節:全球民主化趨勢
  • 第二節:臺灣於國際上的地位
  • 第三節:自由民主思想的鞏固
  • 結語
結論

學期報告大綱(修正)

題目論威權政體已不存於現今社會以市立復興高中為例
假設威權體制已不存於現今社會
論題檢視現今社會是否還有受到威權體制殘存的遺毒,是否走向一條通往民主的康莊大道。
摘要:威權是否還存於當今社會,是一個不斷被各界拿來激辯的問題,總是有團體 認定威權依然存在,且會影響臺灣民主的進程,不可否認的,台灣過去二十七年來曾受到威權政府的統治,即便現今政府不再走威權路線,還是有人總是擔心其依然一息尚存,有復發的可能,因此筆者想藉此文,以學校當作社會的樣本,來檢視現今校園有無威權的影子,利用學校這微型社會來證明威權早已付之不去,方法為檢視各個學校行政單位、教師與學生的關係,以證明威權的有無。

篇章目錄: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威權的定義
第一節:威權的政府體制
第二節:威權政府在臺灣的展現
第三節:小節

第三章、學校與社會的連結
第一節:市立復興高中的體制
(1)行政單位的體制
(2)教務處的體制
(3)學務處的體制
第二節:小節

第四章、校內學生的狀態
第一節:學生與校內行政人員相處模式
第二節:學生與教師的相處模式
第三節:小節

第五章、結論

關鍵字:社會、威權、學校、範例


學期報告大綱(修正)

題目:由臺灣警察的職責觀察國家權力如何深化到人民的生活

假設:國家內政穩定是國家強盛的象徵,而警察的微型權力是國家權力的延伸。藉由警察維護社會治安,達成人民對於人身以及財產安全需求上的圓滿,進而鞏固統治者的威信。

論題
大法官535號釋憲:「警察對人實施之臨檢須以有相當理由足認其行為即將發生危害者為限。然而,警察為何能判定甚麼情況下是「即將發生危險」,為了公共福祉著想,必須對於此人或該場所進行臨檢。

三、摘要
近代警制度起源於日治時期,受到當時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生物學殖民論影響,臺灣總督府創建嚴密的警察制度,維持社會治安,施行公共衛生政策,使臺灣當時的社會秩序得以制度化,同時改善他們眼中臺灣原先住民的陋習。除此之外,臺灣總督府也活用臺灣的保甲與壯丁團制度,達到有效宣傳政策、檢查環境衛生的目的。由上而下的警察制度,不僅提高台灣島內的衛生環境,同時也因為殖民者的政策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保障,降低台灣本地居民對其統治的反殖民聲浪。
目前臺灣一般的警察性質可以分為行政警察、外事警察、交通警察、預防組、水上組,以及法治警察六種。和日常生活中最為貼近的有行政組,其工作內容包含勤區查察、巡邏、臨檢、交通執法、群眾抗爭活動處理等工作。為了防止可能或已經發生的危險,臨檢是警察對人或場所涉及現在或過去之某些輕微犯行產生「合理懷疑」時,加以攔阻、詢問、檢查的執行勤務方式。

四、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臺灣警察制度的形成與變遷
第一節保甲與壯丁團
第二節日治時期的警察制度
第三節現行警察制度

第二章一般警察制度的規範與特點
第一節一般警察的分類
第二節一般警察的性質

第三章我國警察臨檢法制之規範
第一節臨檢之概論
第二節臨檢之程序限制

結論

學期報告大綱(修正)

題目:論政府對原住民的政策治理-以原住民升學加分為例。

假設:原住民族升學優待政策為一不平等的治理手段。

論題:原民生和一般生有甚麼不同之處?為何政府可以依據此不同給予原住民在升學上的差別待遇?原住民升學加分這項政策作為手段,究竟在達成政府的施政目的(例如:翻轉資源不平等、改善族群不正義)有什麼樣的效果?

摘要
本文試圖以原住民升學優待一例討論此種差別待遇政策背後的政治意義。由於原住民和漢人的起跑點不同,原住民在過去歷史脈絡中經常是被受壓迫的一方,也被普遍認為在升學競爭時處於較弱勢的地位,因此給予保障看似合情合理。不過現在社會上已經有許多已被漢化的原住民族,他們與一般學生無異,並且享有了比偏遠、貧困地區的漢人學生更優異的社會資源,卻仍受加分優待政策的保障,有許多人對自身文化一問三不知,更有甚者,藉著改姓以取得原住民優待身分而擠進升學窄門的新聞也時有所聞,在這些案例中,此政策真的有其正當性嗎? 又剝奪了原住民族原本的生活方式,並強制其過著漢人般的生活、使用漢人的語言以至於升學制度,再利用加分政策「保障」受教權,如此以漢人標準劃分出來的平等,對原住民而言,真的是平等嗎? 再者,以加分制度升學的原民生,在求學過程中學習成效以及出社會後的社經狀況,是否因此而有好轉了呢? 要消弭對弱勢族群的歧視,就是植基在人與人不平等的前提上,如今是否已經把天平調到平衡的位置?又或甚至「矯枉過正」,把天平往另一個地方傾斜?若是基於社會資源有限,多給予某一族群權利及機會,就意味著其他族群的權利及機會相對縮減,此是否已經脫離了「達成平等」的目的?

篇章目錄: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台灣島上原住民的發展背景
第一節|原住民的文化發展
第二節|原住民的歷史脈絡
第三節|結語

第三章、原民教育政策之現況
第一節|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緣起
第二節|原住民教育政策之內涵
第三節|原住民教育政策實施之影響
第四節|原住民教育政策實施之困境
第五節|結語

第四章、差別待遇與積極平權政策
第一節|當代人類平等觀念的演進
第二節|問題意識-誰的平等?
第三節|結語

第五章、結論


關鍵字:原住民、差別待遇、加分政策、不平等、治理

初衷與視角的延伸—論不同風格繪圖的目的

壹、教化目的與實際情形

  1. 為穩固殖民地的統治,廣推教育是使殖民地人民對日本由衷產生服從與認同情感的方式,然在《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中,筆者卻認為,在日本據台50年間,同樣以「教化」目的推行的5 版教材,插畫是由「寫實」逐漸過渡到以「規範」為主,也就是說能從插畫中發掘統治者的明確方針。
  2. 若筆者之言是正確的,如果說為了將台灣人導向日本當局所希望的道路而形塑了認同的產生,那後來卻只為統治者希望的方向繪製圖畫,而忽略了一開始預設的認同前提,又能如何能達到教化的手段?這點就相互矛盾了。

貳、文中分析

  1. 以第二期與第三期的圖片為例,筆者認為面向太陽的圖片,從前期可明顯從服飾辨認出為台灣人的角色,轉變為帶有內地風的日本服飾,認為這樣的轉變,就是寫實過渡到以統治目的為主的插畫風格。
  2. 然而,筆者認為類似的插畫能夠將自我情感帶入角色,日本統治台灣所使用寫實的圖畫,為了是增加台灣人民的認同以利日本資訊的傳達並教化;而在後來筆者認為偏離寫實,則是以「目的」為其解釋。因此這不免就要探究,日本政府作畫的初衷真的改變了嗎?
  3. 在最初透過不同服飾區分出台灣人與日本人的角色,而後在內地延長主義與皇民化的推行下,插圖改以日式為主,一開始插畫目的就是為了讓人產生認同,然而筆者確定了這項主張,而後卻對日式圖片的解釋否決掉為認同而寫實的立場,認為這是使民族界線淡化的統治手段,然而筆者在前期也曾提及,在區分出台灣人與日本人後,日本人的角色是給予台灣人一個進步的象徵,是值得學習的,那麼往後日式為主的插圖,應是以相同概念作出一個「讓台灣人學習」的目標,而非是混淆民族界線的目的吧。
  4. 因此推論,日本統治前期以寫實塑造的認同與學習方向,在往後依然是以相同的主張繪製插畫,只是一開始繪入寫實台灣人民與日本人,是為使學子以第三人視角觀看彼此互動,而後將自身角色投射入畫中人物,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後期皆以日本服飾繪製的插圖,則是讓觀看者用第一人稱的視角看待「要學習的對象」,由此一來,便可維持寫實,只不過將寫實的層次直接擴大到現實之中,原本塑造希望學習的對象也從插畫的內部擴增,也就是與最初在認同的條件下達成學習的目的,依然是沒有違背的。

關鍵字:認同、統治目的、學習、觀看視角

論政治學與治理的關係

一、政治學與治理的關係
討論政治學與治理兩者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為何重要?筆者認為政治學的研究要是無法對事實上的治理做出一個應對,政治學研究不過就只是一場空談。無法幫助治理的政治學,其存在就只是等同於一門僅是用來描述現象的技術。

二、以教化政策為例
  在《異民族的教化方針與其施行方法》一文中有提到:過去總督府文教局的用語使用習慣上,社會教育與社會教化為同意語彙。至於社會教育一詞的定義,文中也有提到:社會教育定位為通俗教育以外,也就是學校教育以外的成人教育,或是全體社會為對象的教育。
         也就是說所謂社會教育(教化),並非是我們所熟知的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是會界定出修業年齡及修業長度的,譬如:五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教育不同於上述的學校教育,其沒有限制修業的年齡及長短,也就是說,社會教育是適用於全民、全社會的。
         居然社會教育是屬於適用全社會的,那他必定是治理的一環,如此推導出:教化政策(社會教育)就是一種治理方式。

三、政治學的目的旨在提供更好的治理建議
就以教化政策為例,我們可以從文本中看到「中央教化團體聯合會」的成立,是由3方來組合:1.總督府2.軍方3.民眾。其組成是多元的,而其團體成立的目標是為了指導社會教育。
社會教育並非如同學校教育為單一專業領域,「中央教化團體聯合會」的目標是以匯集社會多方考量以及綜合社會多方需要,甚至是參雜舊社會對習慣的遷就……等等之後,去綜合出其執行社會教育的綱要,並且確立這些綱要細目下的實際作為。而這些實際作為看出,政治學對治理起到指導的作用,其建議那些作為可以用於治理,而那些則否……。

四、治理需要有政治學的協助
        若政治學的研究僅是用來解釋治理現象,那考慮到治理現象樣貌百態,就算是可以將治理歸納出一般化的程序,相同的治理程序也可能在不同地方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如此一來政治學的作用豈不是就只是在陳述個治理模式將如何貼標籤做歸類罷了。
        政治學的研究是打算影響或是協助治理,那政治學必定不只是在描述治理模式而已,而是能夠觀察出治理的盲點,進而對治理提供出好的建議,試圖去修正治理上弊病與不足。


關鍵字:政治學、治理、教化政策

以1930年代日本對臺的教化政策論生活與政治的關係

壹、背景提示

1920年,全球受到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民族自決」思潮影響,各殖民地出現百花齊放的獨立運動,台灣也不例外;我們可從《異民族教化與其施行方法》中窺得一二,第522頁第三段就提到:「近來,受到世界思潮情勢的影響,與內臺融洽背道而馳的思想,動輒有增加的傾向。」;同一時間點,日本本土才剛完成教化政策的制定及施行,其明白社會通成一氣的必要性,因此,日本政府嗅到這一絲風氣後,便開始著手對臺人施行教化之政策,可從第522頁第四段得知:「因此,必須要活用學校以外的社會教化設施,並加緊對青年的教導,以及給予一般民眾精神上的教化」,教化政策便如火如茶的展開。

貳、日制時期教化政策施行步驟及措施

日本當局執行教化政策的步驟及內容,筆者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日本開始訂定教化政策相關規定始自1926年(第522頁第二段),制定教育政策的文教課,在此年升格成了文教局,並且擴編其組織,使中央及地方的教育治度官制漸趨於完善,擴編的內容為在文教局管轄之下設置社會課。成立之後,隨即將其細分成社寺系、社會教育系‧‧‧‧‧‧等;在此之後,1930年,設置了「社會教化委員會制度」,開始在台中,民族社會運動最發達的地區,從各部落中找出社會運動的主導者,病利誘、拉攏他們,以取得「民眾」的合作,委員是由學校教職員、協議會員、神職人員、宗教家、教化團體相關人員當中,找出「熱心份子」、「具有犧牲奉獻精神的人」,以營造出整體社會一致認同教化政策之風向,期望他們促進「社會大眾」自發性的參與(第523頁)。

二、日本政府為了慶祝日本本土端正風俗教化的昭書(《國民精神作興昭書》,為接續日俄戰爭後,啟動了意圖振興國民精神的體制側思想攻勢。第524頁第二段)頒布十周年,在1933年撥款數萬「御內帑金」給予中央教化團體及各地的聯合教化團體;中央教化團體認為社會教化作為思想對策是不可或缺的,並呼籲建立起「符合本島實際情況」的教化政策,因而舉行會議研討,參與會議的人員有中央教化委員代表、軍方參謀官、總督府代表、地方行政首長、學校校長以及民眾,並撥款予以臺灣教化聯合會做為資金。

三、會議審議通過「台灣社會教育綱要」,也就是諸位熟悉的「皇民化運動」,下圖為「台灣社會教育綱要」的五個指導要領。
 
  1. 第一項「貫徹皇國精神,致力教化國民意識。」又細分為「盡忠報國的精神」、皇國國體的精華」、「流露皇國歷史的國民精神」,具體的項目為「崇敬神社」、「常用國語」、「尊敬國旗」、「皇國紀元」,當中的「崇敬神社」便是政治滲透入生活一個典型的例子,先從神社談起,對於日本,神社中的主神即是天皇的始祖—神宮大麻,而他們強迫臺人參拜神社所持的說法是:「神功為吾國皇室的祖先,也就是全體國民的祖先,不去敬拜眾神,而去崇拜其他的東西實為本末倒置的行為」(第528頁第三段),並且還表示神社神道不是宗教,其存在遠超過了宗教的意義;宗教對臺人影響十分深遠,不論是早期先民所拜的原鄉神祇外,還有崇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習慣,然則,日人所謂超脫宗教的意義,就是希望臺人把神社的神祇當祖先一般祭拜,想藉此斷了臺人對於原先中國文化認同的根,把神社之神祇當祖先拜中還有隱藏一則意涵,那就是人與祖先的關係是不能說斷就斷的,從原先臺人日常生活中拜的祖先,抽換成天皇的祖先—神宮大麻,抹殺臺人的歷史之外,同時也滲入臺人的生活。
  2. 第一項的另一點具體項目「常用國語」,換言之,就是統一臺人語言,並要求民眾一定得說日語,才能掙得一份工作,不只如此,在語言的統一之下,淺移默化讓臺人覺得自身就是一位日本國民,再藉由教化團體不斷的宣導,無形的意識便深植於臺人腦海,便開始出現認同日本這一個國家及對國家的忠誠心,進而精神完全效忠於日本天皇,由此可見,語言統一對於政治滲透生活的影響甚鉅。
  3. 第二項「振興強化融合親近團結一致的風氣。」,又分為「一視同仁」、「穩健中正」、「共存共榮相互扶助」的精神,以「教化婦女」、「宗教教養」、「音樂美術等藝術教養」為具體目標,當中的「教化婦女」政策,便是為了迫使孩童從學校回到家,一樣得面對使用日語的環境,畢竟中國社會傳統上都由婦女教養小孩,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較長,因此藉由教化婦女的價值觀、行為、語言...等,以培養下一代青年之思想符合日本政府之期待,恰恰回扣到第一項的「常用國語」之實踐,,使孩童回到家之後,還是得面對一個全然使用日語的環境,兩個政策的結合乃是政治滲透生活的經典案例。
  4. 第二項的另一點具體項目「音樂美術等藝術教養」,是為日本政府想控制畫家、音樂家...等之思想,以免出現日本政府不希望聽到、看到的作品出現,蠱惑民心,更深入探討,便會發現「音樂美術等藝術教養」並不只限於相關作者,同時也包含了一般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中隨想的創作,皆會被政府給予的框架所限制。

參、生活與政治的關係 


  • 政治與生活的關係十分微妙,兩者間互動頻繁,彼此密不可分,但究竟政治對生活的影響是福是禍?筆者認為政治影響生活是一件好事,整體社會擁有共同目標—團結一致,共禦外敵以及共創和諧、沒有分歧的社會,我想唯有大敵當前之時,才能讓全體人民形成一個緊密的團體,不再為自己的私利相爭,共同為了彼此生存(?)而打拚,我認為這也是政治強力介入生活一個合格的理由,單就1930年代來說,我想日本把政治神入生活發揮的淋漓盡致,日常生活中的任何面向他們皆包辦了,以結果論來看,教化這一項政策確實讓臺人凝成一氣(?),而此項作為確實也符合當時國際氛圍的走向,政治滲透生活其必要性乃是存在的。

肆、關鍵字:日治、教化、政治、生活

學期報告大綱(修正)

題目:統治根基的確立—論文化對認同與統治基礎的關係

假設:文化差異下的認同能成為統治的成敗因素

摘要:
台灣除既有的原住民傳統外,在歷史的沿革下,可謂直接承繼大陸漢民族的文化與思想,然而在經歷不同統治制度的交替後,各個文化間的交流與雜異化,也逐漸與舊有文化思想產生分歧。種族形成了文化,而文化在影響統治者施政方針時卻也受到統治者的引導,在這些因素下,個人對於自身文化主動或是被動的認同,是否能成為政權穩固的主因?又或是能夠左右統治者的政策方向?
本文試著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兩岸至今對於文化認同上的差異,並由文化認同分析台灣當今不同政策立場與制度,以確立文化分歧與認同對統治的影響。

關鍵字:種族、文化、統治、認同

篇章目錄:

一、歷史下文化的形成與過渡
1-1 殖民地式統治的失敗與漢文化的深植
1-2 漢滿文化在台的衝突與融合
1-3 帝國主義式的改造與強迫認同
1-4 小結

二、中華文化一詞的出現
2-1 中國文化的整合
2-2 多數民族與少數民族的立場

三、統治者角色對於文化認同的引導
3-1 在地文化的認同與舊文化的分歧
3-2 統治權更迭與統獨立場

四、多元文化與統治
4-1 現行兩岸文化制度的差異
4-2 總結—知往鑒今

學期報告大綱(修正)

論題審議如何可能─論參與式民主

基本假設
參與式民主無法反映真實民意


摘要
本文所欲探討的,是作為審議式政治的公民,參與政治的條件,真如理念所述的毫無門檻嗎如果有門檻,那麼這些門檻是什麼另作為一個能夠提出政治主張、切實反應公共利益的公民,又必須具備什麼能力,擁有這些能力的又必須負擔什麼成本這些參與門檻保留了那些人的意見,又排除了那些人的意見
在現代政府推動參與式民主中,讓民眾具備這些條件的「賦權」過程有沒有可能是政府用硬性規則偷渡了某些價值觀,軟性強迫人們接受,並必須用與統治者一樣方式思考問題的自願奴役
政治參與若確實對於政治資源配置效率有幫助,那麼統治者願意開放政治參與的底線又在哪,民主的光鮮外殼下,有沒有可能,是只有不危及統治者利益的建言,才會被採納

關鍵字:參政門檻、參與式民主、公民資格

一、日治時代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1-1請願運動參與者的組成
1-2參選人、選舉人資格的社會地位分析
1-3左派對於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批評
1-4議會中提案被採納的理由與被拒絕的理由分析

二、戒嚴國府的審議政治
2-1 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的民間政策溝通過程
2-2 國大代表的組成及其補選當選者的社會地位分析

三、解嚴後的民主審議
3-1公聽會、聽證會、說明會的法律效力與實踐狀況
3-2規定說了什麼話分析行政聽證規則背後的意義
3-3服貿協議、一例一休、前瞻基礎建設條例的審議背景
3-3南鐵東移的審議狀況與批評

四、參與式預算分析─以新北市新店區劉儀君議員為例
4-1預算提案者的來源分析
4-2提案者的參與成本
4-3高票獲選提案的種類
4-4提案人無力提案的可能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