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思想餓化組展演節目單

時間:西元2017年5月22日 10點至13點
地點:東吳大學第二教研大樓618教室
企劃單位:思想餓化組


第一幕:兒子的大玩偶

當我們談論某某年代的歷史真實時,
我們希冀描繪的,是過去特定時期某地的眾人生活狀態。

謝謝陳老師提供影片,作為思想餓化組展演日的開場,電影將於上午十點十分放映,請同學們準時入座。
該錦集電影出品於1983年,改編自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的寫實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及〈蘋果的滋味〉,透過該作品,欲一面以故事情節接近當時人們的生活處境,一面以電影中的影像作為我們更具體想像50年代台灣社會的題材。

若有興趣閱讀原著小說者,以下為文章連結:



第二幕:歷史與政治

《人們談論台灣民主化時的造神運動氣息》陳宥廷展演
這些被吳乃德先生指出會造成與歷史真實有差距的,其論述都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使得民主化的契機指向特定的功臣,而這些功臣通常是當時的統治者,這是吳乃德先生不樂見的,但其將美麗島事件作為民主化的關鍵,我認為也可能產生「使當時的運動參與者成為新的民主化功臣」的效果。

《文學作為理解歷史真實的題材》鄭婷之展演
不只是民族主義者的別有居心,蕭阿勤也指出90年代官方與文學的互動,明顯的民族主義者參與官方的文化活動與決策,也獲得官方的認可、宣傳與揄揚,甚至官方撥款補助出版、頒獎、參政。與官方相同立場的文學意識,似乎成了某種「文學正確」,躍升為文學界的主流並擁有強大的言語力量能壓制不同的意識文學。
依照蕭阿勤的敘述,上述兩者皆讓文學失去原本的真實樣貌,那麼,我們該與這樣的文學保持怎麼樣的關係呢?又我們到底該怎麼認識過去呢?

《如果我是阿勤,我怎麼看乃德》葉宇修展演
可以理解的是:他欲挑戰民眾原先對於台灣民主化的集體記憶,因為民眾將可能依照其重新建構的理解台灣民主化的敘事模式,使原先以結構論或過程論所理解台灣民主化而導向的特定的集體認同,轉而指向另外的某一特定的集體認同。



中華民國時期(三)
蕭阿勤,1999,「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〇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第六卷第二期,77-138。
吳乃德,2000,「人的精神理念在歷史變革中的作用--美麗島事件和臺灣民主化」,《台灣政治學刊》,第四期,頁57-1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