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流動的自由概念

  1. 自由時常被視為人理所當然享有的或是值得追求的價值,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下,官方論述中所出現的自由卻有著不同的面貌,也表現出政府不同的目的。就此提問,什麼樣的自由才是我們值得追求的?
  2. 以下試以「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台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一文,說明自由概念的流動性。首先,在1954年所出現的一二三自由日,是為了慶祝「反共義士」擺脫戰俘身份並前來臺灣,而官方對此事的宣傳之中大量使用了「自由」二字,例如:反共義士代表著「自由勝利的洪流」、「自由戰勝魔鬼」;中共政權為「毀滅自由者」而必將被毀滅。就此而言,這時被使用的自由並非指涉人民所擁有的某種權利,而是作為中共的對立面。其目的則是強調反抗中共的道德地位,同時貶低中共的統治,如同文中所提及兩種常見的建構記憶的論述策略:塑造自己的光榮偉大、貶低對手。這種策略到了1960、1970年代仍然繼續被國民政府使用,但是關於自由的論述已從強調自身與中共的對立提升到人類進步與共產政權的對立,更加提高了道德地位,例如:一二三自由日成為「世界自由日」,並反映著「人類爭自由、反奴役的理性與良知」;追求反共目標則是「本乎人類良知,共同創建自由的新世紀」。以上對於自由的使用皆是作為建構記憶的策略,藉此賦予威權時期的國民政府統治的正當性。
  3. 文本中也提到,在臺灣民主化後,政府的正當性來自於民主選舉,將自由作為共產統治的對立面來建立正當性的策略不在必要。然而在當今的臺灣社會中,自由的概念同樣地時常出現在官方論述中,那麼此時自由所指涉的是什麼?其被使用的目的又是什麼?民主化後,自由被用以指涉的似乎多為憲法所保障的基本權利,如言論自由、信仰自由、集會結社的自由等等。以蔡英文總統近期出席鄭南榕紀念追思會時的發言為例:「臺灣人就是民主人、就是自由人,這個政府,會為兩千三百萬的民主人和自由人,奮鬥到底。」似乎意指民主憲政之下的人民都是自由的。另外,將言論自由日訂於鄭南榕逝世之日,筆者認為也是在建構一種集體記憶。透過鄭南榕自焚一事,將其樹立為爭取言論自由的象徵,彰顯脫離威權統治的臺灣人民擁有言論自由等等基本權利。如此地形塑人民對於自由的印象,可能具有消弭對政府的質疑;鞏固統治的意圖。
  4.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官方在使用自由一詞時的目的、所指涉的概念會根據時代而改變。若自由是我們所追求的價值之一,則應該探討什麼樣的自由才是我們值得追求的,而非讓自由淪為政府的宣稱、哄騙人民的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