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是國家富強的主因之一, 如同文本內的引述,人力可以提供勞務,生產國家賴以繁榮與富足的貨物,所以健康的人口是國家最大的財產。然而,人口和其他資源一樣,會被浪費與誤用,多餘的人口只是國家的負擔。在飢餓與窮困的生活中,不斷地生兒育女只會分擔這種不幸。因此,國家層次的節育政策,是避免人口成為國家發展的絆腳石的必要手段。
- 國民政府來台時期,伴隨大批青壯年的軍人來臺,使台灣島內的人口大增,也擾亂原先的性別比與社會結構比例。同時,激增人口的結婚與生育行為也造就後來的高生育率的結果。在當時仰賴美援的背景下,為了能快速提高國民平均所得,減少人口的增長比引進新技術、刺激投資更適合台灣。於是,國民政府提出「台灣地區家庭計畫實施辦法」,以增加國民健康,提高家庭生活水準為訴求,降低人口成長率。然而,為了節育所能使用的避孕方式很多種,為何政府卻以裝置樂普做為推廣永久節育的良品呢?使用樂普的避孕成功率並沒有口服避孕藥高、價格也沒有傳統避孕方法便宜,但是推廣者能有效掌握使用者。藉由地方衛生處的逐戶訪視,傳授「過多的兒女是家庭經濟的負擔」的觀念,使婦女了解「貧賤夫妻百事哀」,沉重的扶養成本是造成家庭不和樂的起源,所以避孕是為了家庭幸福著想。進一步分析,相對於口服避孕藥或是安全期的計算,使用樂普可以一勞永逸,也可以隨時恢復生育力。
- 從推廣效益而言,裝置樂普的婦女人數自1964起到1968年逐年增加。整體而言,臺灣這五年來的生育率確實降低15.3%。但是為了協助解決國家經濟發展問題,選擇接受家庭計劃的婦女,還擁有身體的自主權嗎?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節育政策是為誰好?──談口號與說服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
-
鄭氏渡海來臺的背景: 鄭成功原先在大陸地區的根據地為一長狹地帶,地形上又屬丘陵,不適合作為軍隊駐紮,再加上鄭成功的軍隊才剛經歷完金陵戰敗,需要先求個安身立命的根據地,為之後的反攻做好準備,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注意到了東邊外海的小島—臺灣。而鄭成功會選擇臺灣的原因,筆者認為有...
-
鄭氏為何來及如何在台灣成功的屯墾? 一、 鄭氏為何來台灣屯墾? 鄭成功自從金陵一敗以後,攻勢轉為守勢,自知此逆勢短期無法挽回的鄭成功,必須退到福建、廣東沿海一帶練兵籌餉。不過福建、廣東沿海兩地並非一個安穩的根據地。根據曹永和《鄭氏時代之台灣開墾》一文的推斷,鄭氏軍隊...
-
17 世紀初期時,英國除了嚮往與東方進行貿易外,亦希望出口國內蓬勃發展的紡織品。但因資金及武力的不足,使得英國備受排擠、邊緣。 17 世紀中期時,英國漸漸在東方貿易中展露頭角。 1670 年,已在印尼萬丹立下根基的英國受邀至台灣貿易的信函,開啟英國與鄭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