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為何發生自中國民族主義到台灣民族主義的轉變?


  1. 於《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鄉土文學」》一文中探討了「中國民族主義」到「台灣民族主義」的轉變。而196070年代的《笠》、《臺文》和作家之一葉石濤先生之理念即為「中國民族主義」,如葉石濤先生對於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便認為是「台灣作家三十多年來最壯大的一次覺醒,這將帶領台灣作家走上最正確的三民主義文學的創作路線上去!」(P.110)但於1980年代,《笠》、《臺文》和葉石濤先生的理念開始自「中國民族主義」轉變為「台灣民族主義」,不僅開始對文學進行「去中國化」,更於之後的1990年代將台灣文學「民族化」──把原住民的神話與歌謠一併納入台灣文學之中,視其為多族群源頭的一個文學傳統。
  2. 那麼筆者的提問:為何《笠》、《臺文》和葉石濤先生的理念會發生改變(即為從「中國民族主義」轉變為「臺灣民族主義」) (P.111)
  3. 筆者認為:「中國民族主義」和「臺灣民族主義」為價值觀的一種,而價值觀的改變是不容易的,因為那是長久以來形塑而成的,就如先前的「婚姻平權」爭論,即使有了同婚遊行和法案討論,但反對者的主張依舊強烈──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他們一直以來抱持的「中國民族主義」產生了改變?
  4. 葉石濤先生曾言:大約要到第三代作家,例如陳映真、七等生、黃春明、楊青矗、王拓他們就用不著『學習』了,因為他們在祖國的模式裏長大,他們一開始就是道道地地的中國靈魂,他們可以直接了解這個時代,所以他們回歸鄉土再認民族主義時表現了相當的自信。(P.110)、「這可能是新一代的這些作家不太認同台灣本土意識較強的老一輩鄉土文學,而是較能從整個中國的命運來思考台灣文學的前途的關係。這或許是一種進步吧。(P.111)顯示出葉石濤先生是傾向「中國民族主義」的,作者也提到七零年代時,《笠》、《臺文》和葉石濤先生「都是從中國民族主義的角度來理解日本殖民時期到戰後本省籍作家現代文學活動及成果的文化與政治的歷史意義。」──但於之後卻轉變為「臺灣民族主義」。 
  5. 筆者認為,造成《笠》、《臺文》和葉石濤先生的改變,為因為對國民黨的不滿、黨外宣揚「臺灣意識」以及為了鞏固自身於文壇的地位所形成轉變。1980年代,臺灣歷經了台美斷交和美麗島事件,外交上的挫折和社會的動盪使《笠》、《臺文》和葉石濤先生開始對國民黨政府產生不滿,而當時黨外開始宣揚「臺灣意識」,讓他們的不滿能夠轉化為反國民黨的「臺灣意識」;而他們也宣揚他們之所以沒有沒有於鄉土文學論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因為他們早就「一直走這條﹝鄉土文學的﹞路,何必做無謂的紛爭。(P.114)、亦言「真正的文學從《笠》開始(P.114)等,隨後他們也開始對文學進行「去中國化」和「民族化」,建構起「臺灣民族主義」的文學文化記憶──這些行動言論使筆者認為他們是為了順應鞏當時「臺灣意識」的趨勢、鞏固自身文壇地位,將自己塑造成「鄉土文學的創始」、「臺灣民族主義的擁護者」等才改變原先的「中國民族主義」──意識的轉變於筆者而言,不僅僅為思維上的變化,更能反映當時政治社會的背景;也或許於改變之下,潛藏著維護利益而進行的動機。

1 則留言:

  1. 鄭同學你好,以下針對你的貼文進行兩點提問:

    一、在上述貼文中你提出諸多內容引述佐證你對於葉石濤先生的理念改變原因之看法為何,我想問的是,假定他們確是「為了順應當時『台灣意識的趨勢』藉此鞏固自身文壇地位」,則你如何看待接受葉石濤先生對文學作品所做評價之受眾?他們為何如此輕易接受?

    二、何以釐清葉石濤等人在此理念上改動之背後動機是重要的?

    回覆刪除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