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從民主之爭至統獨之爭—台灣民族主義視角是否正確

1. 自1987年宣布解嚴,1991年結束動員戡亂、全面改選國民大會,至1996年首屆台灣總統直選,台灣在這10年內,體制轉變甚快,是為民主化的重要進程。然而,若細探台灣之民主化為何發生及如何發生,則將會發現「本土化」於其中的重要作用,因民主若要形成,則台灣勢必要先解決「一個中國神話」對民主帶來之阻礙。而在陳儀深的研究中,其透過提出1991的主要政治勢力—國民黨、民進黨以及美中台關係,試圖回答台灣內部及外部的轉變,對此,筆者好奇,何以作者認為透過分析此三項勢力,便能回答此些問題,因而特別針對其中兩點試釐清之。

2. 首先,李登輝作為當時的台灣元首,縱然推行了部分的民主化進程,然而細探其處境,作為非外省人的國民黨主席,其在黨內的正當性受到內部的反對;又其作為台灣的元首,當「反攻大陸」的口號逐漸失效,則必須面臨來自「台灣」的本土勢力對於來自「中國」的國民黨之正當性質疑,故在此內外的雙重壓力下,李登輝乃透過「民主化」作為其正當性轉型的手段,一則尋求台灣在地支持以抗衡黨內部的反對,一則是為尋求台灣人民對國民黨的正當性認同,創立「中華民國在台灣」,將國民黨之黨國體制本土化。由此分析,則李登輝之民主化推行,隱含的是其權力鞏固的需求與國民黨正當性轉型的必要性。



3. 第二項值得注意的觀點則為,民進黨自成立至進入體制,其主要訴求如「反國民黨」與「台灣民族主義」,受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甚深,如鄭南榕自焚事件與三月學運;而若將視角再置於民進黨黨內場域,則又可觀察到激進與溫和政治勢力的黨內代表競逐。由此內外交叉檢視下,可發現看似為「民主化推手」的民進黨,其受到來自於外在的偶然事件支持,與不可預期的選票結果影響甚大,民進黨身為一個「本土化」的在地政黨,若要進入體制,勢必也必須以尋求社會支持作為首要條件,以「民主」作為武器。
4. 故由上述兩點分析可知,台灣「民主化元年」離不開政治權力的分配問題,更無法排除許多偶然環境因素的催化。1991年的歷史在陳儀深的筆下,以國民黨、民進黨與台中美關係展開,並以「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誕生作結,其中不乏對於「統獨之爭」的討論,更延伸至修憲或制憲的爭議,然而當我們僅將視線聚焦於「統獨之爭」,是否就容易忽略了何以「鬥爭」?誰在「鬥爭」?為誰「鬥爭」?筆者以為,面對台灣的民主化推進,必須在民族主義的視角之外,再進一步透析其中的權力作用,方能助於我們接近歷史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