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前言:
老師、學姊們、各個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文雄組的耿正。相信各位對於「學期報告」四個字並不感到陌生。這份學期報告在四月底宣告結束。不過我在組長的指導與鼓勵下,持續的將此份學期報告寫了下去。雖然在五月底,我終止了這份報告的進展,開始著手總統演講。不過對於這份報告過去的付出沒有機會對各位分享,我感到非常可惜。所以寫成了這篇:《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這份報告最後雖然走向了被遺棄的結局,但我在事後回顧我三個版本的報告內容,找出當時的「問題」,並試圖提出解決方案的「反省」。最後在提及總體而言,若是我要再撰寫一份新的論文大綱,我該怎麼做?
如題,這份學期報告的收穫與反思,我將用文字向大家傳達。即便課程已經告終,仍請各位不吝指教,謝謝各位。

壹、第一版:
4/23《威權殘留的教育機構-以私立復興實驗中學為例》

一、問題:
1.   一開始的錯誤直接展現在論文題目及第一章(還有往後的每一章)的標題上:「威權」的存在應該是要藉由我論文的內容來展現。這樣下標題的方法讓我從研究還沒開始之前,就篤定威權的存在及運作。
2.   大綱當中我跳耀式的將各個組織/團體做連貫式的推導(國民黨婦聯會復興實中威權),來展現我的企圖。目的是將我篤定存在的威權政體套用在復興實中上,然後逐步推導回到國民黨,再回到民主化之前的台灣。不過這裡遇到的問題是:復興實中作為一間學校,究竟有沒有足夠的代表性是可以涵蓋整個社會的。同樣的,上一層的婦聯會,在上一層的國民黨,是否是解釋了這些團體的操作,就等同是解釋了權威在社會的運作,顯然是還需要再斟酌的。
3.   在寫這篇大綱時,我認為威權的運作只要透過描述學校的現象,去對應威權的特徵,就能對威權作出解釋。但光是尋找兩者的契合之處,是無法理解威權式如何「作用」的。彷彿威權是一樣置放在學校的物品,而它能自己在環境中發散出威權的氣息去操控學生一般……
4.    大綱的第四章完全是濫竽充數的章節。其第二節是關於我自身經歷的描述而已,沒有代表性也不具任何解釋力。

二、反思:
1.   為了處理復興實中作為一間學校是否具有社會代表性的問題,開始思考要如處理「個案」。正如摘要提到的,復興實中是一間私立學校,那同樣作為學校,公立中學就不在需要解釋的範圍嗎?以及除了學校以外,其他規範性強的組織又是否也在可以被考量的範圍,譬如:醫院、軍隊。
2.    論文的標題讓我一再思考怎麼樣的發展能契合:台灣政治史的要求。台灣、政治、史,必須使三者有緊密的關聯,但在題材的選擇上總是不經意會過度分開三者而論,忽略到特定一個面向,導致論文決定好主題後的發展宛如跛腳前行。
3.     在學姊的建議下閱讀傅科的《規訓與懲罰》,作為對於撰寫大綱的輔助教材。


貳、第二版
5/10《威權殘留的教育機構-以私立復興實驗中學為例》

一、問題:
1.    在沒有更動論文標題、假設、關鍵的情況下針對大綱進行修正。不過實際上的操作手法是將上一版中各大綱標題的「威權」兩字先挪除,本質上還是以先篤定威權的存在及作用,然後再用校園的現象去拼湊它的樣貌。
2.   第二版中最大的調動就是大綱的修正,這樣的變動源自上一版的反省。我認為我不應該要將我想要發掘的該念大剌剌的攤在論文脈絡的最前頭。我換了一種方式是將學校歷史移至第一章,目的是:要專心研究復興實中這個個案,就該對這所學校的過去有個交代。而這樣對校史的提示,也是為了抹消上一版我將學校對於婦聯會及國民黨的關聯,視為一種導致威權產生的必然。我期望這樣的變動讓婦聯會及國民黨不再是關鍵的一環,而是型塑現在校園環境的背景因素而已。
3.    接著在大綱的第三章,我開始要做出新的嘗試。第一版的問題當中有提到:我曾天真以為「威權的運作只要透過描述學校的現象,去對應威權的特徵,就能對威權(的作用)作出解釋。」這樣的錯誤。我認知到威權(或說是一切作用力)不該是一種定型的存在,它應該具有一種「流動」的性質。學校被我選作為「盛裝」威權的「容器」,就應該要來了解這個容器是以甚麼形狀來佈局,它又是如何來展示威權的。所以我加入了「建築」這個標題在大綱當中。希望透過學校的布局(三合院式建築、處室的位置)來觀察威權在這些空間中的遊走。

      二、反思:
     1.    第二版的修正,雖然只是一部份,我開始注意到我需要某種「方法」來企及我想要討論的威權。若是我選用的方法不太對勁,不用說是對威權作出解釋,我連描繪它的樣貌都有困難。這裡我嘗試引入了:對於建築的觀察。這個方法(當時)我其實也不清楚接下來要怎麼發展,不過試著這樣的一個途徑,來使用具體的方式描述抽象概念。
     2.     經過幾次討論,我不斷被要求要對此論文補上一個論題。這篇論文提出了一個假設,卻沒有提出問題,所以我所有大綱的鋪陳都只是在契合我的假設。更重要的是,我應該去問一個問題,而且去闡述著個問題為何重要?接者才是透過我的論文(包含假設)來回答這個問題。這是一篇論文必須具備的基礎,但被我放置不理到即將第三次修正前。接下來,我盡我所能去提出這個問題是甚麼,加入我接下來的論文大綱。


參、第三版(涵蓋第四、五、六次修正)
5/10~14 《瀰漫於校園環境的作用力-以私立復興實驗中學為例》

      一、改進:
     1.    論文標題更改、補上了論題。論題的確立,是有助於大綱的架設的,它闡述了我對存在於校園中的「作用力」的關懷以及幫助論文大綱導向是去試圖回答我所提出的問題。
     2.    由標題可以明確地看出,我不再將作用於校園與學生的「作用力」限制為威權的影響,這樣的作法幫助我在研究校園時,不會先入為主的去定義這股力量一定是威權的殘留。而威權兩字在這一版本中僅存在於我的假設當中,好讓我的研究是真的可以去審視威權是否是存在的(讓我所觀察的現象去驗證假說),或是還有另一種可能是:其他類似的該念在校園中作用,而不是威權。
     3.    上一版本當中,我將建築寫入我的大綱,當時認為觀察建築是一種觀察威權的方式,另一套則是觀察學生的活動以及教務人員的習性。不過這一版本當中,為上述的兩套方法作出了連結性,就是使用「空間」來概括描述。建築存在於空間當中是無庸置疑的,而所有的人(以及人作出的活動)也是存在於空間當中的,因此兩種方式可以產生連結。況且在研究以前,我無法確定作用力的樣貌,導入空間的概念,就是希望以空間來捕捉作用力,僅而觀察它的樣貌為何。
     4.    「時間」是確定以空間作為研究方法後所想出的另一個成對的概念。瀰漫於校園環境的作用力既可以被空間所捕捉,同樣也應該能從時間的脈絡中觀察它的存在。

     二、反思:
     1. 值得反省的是,提出論題後,原本應該是有所改進的論文大綱,卻開始出現了混亂。前面版本沒有準備論題,但其所具備的關懷應該是:透過對學校的研究,要找出些行為是能夠解釋威權依然存在的。但最新的版本關懷的目標換了一種方向是:變成是要尋找一股作用力,認清它的樣貌,然後解釋它是否是威權。
 從提問的方向可以看出來,我從想知道威權是否存在,變成了:解釋甚麼是威權。新的版本提出了疑問,對於這個疑問的解答方法卻是承襲至另一個疑問的發展,就這樣看來:論題與大綱是風牛馬不相及的。
     2. 雖然確立了「空間」與「時間」作為研究的方式,但兩者的成形欠缺縝密的考量,空間的該念從論文第一版發展下來,比較能清楚的呈現。但時間(其下每一小節)的安排,再次審視後,發覺不妥的是:小節標題僅是提出哪些東西是與時間有關聯的,譬如:上課日、暑假,但這應該是「時間點」的研究而不是「時間」的研究。我應該要針對時間這個標題作出脈絡的整理,而不是提出契合大標題的子標題就是對於大綱的交代。


      肆、結語

總體而言,我對於學期大綱的反省如下:
    1. 涵蓋整篇論文的骨幹,是第一也是最要的步驟: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展現自身關懷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況且接下來的內容,也就是研究的內容將要是對於這提問(以及其假設)的回應。
    2. 闡述這個問題為何重要。
為了解釋我為何研究該主題,我必須交代我研究的動機,是具備什麼樣的關懷,這樣的關懷是否具備與政治學的關聯?要不然我的研究充其量就是對空鳴槍。
    3. 研究方法的認識
這是在準備篇章結構時所遇到的困難:我無法舉出任何一種方法是對於研究有指向性的。如同我過去所擁有的經驗,作文先學習了「起承轉合」的結構,才開始下筆做文章。我的研究,沒有一個可以依循的方法作為幫助。

    4. 回顧過去三個版本的學期大綱,在缺乏上述三點的認知下,我認為我比起做研究大綱,更像是在做口頭報告的簡報。沒有正確的理解一篇研究論文應有的結構跟形式,就如同盲人摸象,接觸到何物,就擅自詮釋整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撰寫大綱的收穫與反思

第一版大綱到第六版的轉折與差異及修改之處:   做研究就不該帶有未經論證的主觀論述,第一篇大綱中皆充斥著我自身的價值觀,雖說價值觀本身沒有對錯,但在昨研究時,這便是一個不可犯下的大忌。   同樣地,第一篇大綱同樣對於社會跟學校的鏈結沒有交代清楚,因此我在往後的大綱...